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就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由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原告仅就法律特别规定的事项举证,同时还论证了各方应遵守的举证规则。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诉讼对证据合法性的严格要求,表现了对人格的尊重,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将该规则引入行政诉讼,这必将影响我国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有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由法律预定规定,在行政案件中的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行政诉讼中设定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既适应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又具有显示的司法意义。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说原告不需要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无关紧要。同时,法院仍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初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旨在限制司法权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侵犯。随后,该规则被适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在行政诉讼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该文阐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况,重点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并为完善该规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不是义务或权利,而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由行政主体负主要举证责任有现实的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必然会被有限制的“谁举证,谁主张”的规则所替代。  相似文献   

6.
认证是行政诉讼的重要环节,研究行政诉讼的认证问题,必须明确认证的主体、对象,把握认证的内容,并且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对证据进行审查,以确定那些证据可以作为可定案证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是以民事诉讼法为蓝本,因而证据规则也沿袭民事诉讼,缺乏自身特色。然而,行政诉讼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受损的一种救济形式,而且还是对行政机关权力行使的一种监督。因此,在行政诉讼中更有必要强调证据规则。本文仅从有关的司法解释角度出发,对相应的证据规定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管辖在行政诉讼中非常重要,但由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对管辖规定得不够合理,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也为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至关重要,同时,合理规定行政诉讼管辖制度也会加速以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解决的是谁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中规定的检验原告资格的具体标准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缺陷,不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也不利于行政诉讼立法宗旨的实现。应当放宽起诉条件,降低行政诉讼的“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对行政机关提起诉讼,扩大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和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证据开示是现代对抗式诉讼模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能够促进诉讼双方当事人证据信息共享,实现司法公正,同时防止因证据突袭而导致的诉讼拖延,提高诉讼效率。在行政诉讼中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行政诉讼证据开示制度主要包括证据开示的范围、方法、次数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