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县委通讯组工作,是河南日报社表彰的优秀通讯员。斗转星移,一眨眼过去了20年。去年《河南日报》改版,明确提出新闻报道必须“抓好两头,堵住中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切合时宜、办好党报的正确决策。《河南日报》改版以来,我立足县情,紧紧瞄准《河南日报》的宣传重点和报道方向,着力改进新闻报道。其间,有过不少稿子“石沉大海”的教训和苦恼,也有过若干稿件得以见报的喜悦。关键在于从客观实际和客观需要出发,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
第9期《新闻爱好者》揭露,7月7日《河南日报》二版的张文郁的“专访”文章:《黄河的问题大意不得》,竟是抄袭《世界经济导报》记者阮江宁两年前发表的文章,实属罕见。何谓“文抄公”?简单地说:古时指从事抄抄写写工作的人;现在指不费力气,不下功夫,抄袭他人现成文章作为已有的人.尽管各类报刊多方努力,严格把关,但不时还有“文抄公”的“作品”出现。其中原因很多,但从“文抄公”身上可以找出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3.
与许多业余报道员聊天,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给报刊投稿是白费劲,十有八九不见报。听语气,似乎稿件未刊用是编辑没慧眼识珠。以前,我也为稿子难见报常埋怨编辑。后来,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这里我慢慢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基本理论和写作知识、技巧,先后在报上发表了几十篇稿件。为什么有的人稿子难见报?多数文章除了文字欠佳外,主要的是没有提出新问题、太平淡。稿件  相似文献   

4.
沈阳军区前进报注意维护稿件的真实性。去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发生由于编辑、记者和通讯员虚夸造假而失实的新闻。前进报对见报稿件的真实性一贯坚持一丝不苟。首先,由社长和另两位领导同志在编辑部内外一起抓报道的真实性,使维护真实性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修改和完善了前进报《关于防止和抄袭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对虚夸  相似文献   

5.
参加工作后,我一心想当个报刊通讯员,甚至野心勃勃地想当个作家,字不成句,文不成章,但我不怕受挫,恒心不改。1963年至1965年,《南阳日报》共发表我的稿件104篇,《河南日报》发表12篇。1965年县委财贸工作部选送我到《南阳日报》社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新闻通讯学习班,从此我把辛勤写作贴在追求的事业上。 1990年后,我已经50出头了。为了把内乡县农业机械化工作宣传好,坚持每天业余时间写稿。这两年多来,我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十几家报刊和广播电台发稿280多篇。曾出现了一份报纸采用我三篇文  相似文献   

6.
听到我和杜长运同志合写的来信《十二矿小学遇险情师生失去安全感》(原载《平项山矿工报》)荣获全国煤炭系统1993年度报刊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不胜感慨.回想稿件见报的波折,心中似有许多话,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7.
在体现党的意志和群众要求上寻找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公检法司举报电话四家竟有三家不灵通》于9月7日在《河南日报》第七版见报后,引起省委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两次批示,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清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拴,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张世军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严肃指出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评论稿件可以见报,什么样的评论稿件不能见报?或者说,对一篇评论稿件要做哪些修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这是报刊评论作者和评论编辑要把握的,也是广大通讯员、特别是写作评论的通讯员和投稿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能见报。当自己的稿件被报刊或电台采用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原稿与采用稿仔细对照比较一番,这对今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以往,我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好。后来才明白,那些好文章大多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的成果。以后,当我的稿件见报后,就注意对照琢磨编辑是怎样修改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我这样学习写稿》的文章,全文700多字,寄给《新疆新闻界》。编辑删繁就简,仅用150多字就把意思表达明白了,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去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上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我给北京一家报社的周末版每年都要邮寄20多篇稿件,通常会被采用近10篇。去年,我先后发出30多篇稿件,却连一篇也未见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难道是因这个周末版改换了原先的特色,我寄去的文稿“不对路”?不是!购阅两期该报,发现周末版的风格“涛声依旧”。莫非是因笔者“产品低劣”?似乎也不是。同样一篇稿件,寄出后却常被《人民日报》和《半月谈》等报刊所采用。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园地     
在民权县龙塘镇,一提起青年农民杨根生,有人会说:“他,不就是那个土里土气的新闻迷吗?”今年24岁的杨根生,1988年高考落榜后,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来由于刻苦好学,在省地报刊、电台发表稿件近百篇,其中《油灯之下写父情》先后被《河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年华”节目采用。  相似文献   

12.
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等十余家报刊称为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教材《劝世良言五字歌》,发表于1996年11月28日《河南日报·农村专版》和11月30日《河南日报》。该文系农家老人吴书款原作、河南日报农村专版修订。全文为合辙押韵的五字句,共774行,其主题要旨要针对农村农民实际,劝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老通讯员,自退休后下基层少,写的稿件赶不上形势往往碰壁,所以就不再给报刊投稿,更不敢寄给北京的大报。但有两篇稿件与《中华新闻信息报》接触,深为编辑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好作风所折服,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1995年开春,我看到中华新闻信息报上登了一条消息,报道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提倡写短稿,要记者编辑把反映自己政务活动的稿件压缩再压缩,由3000多字压到800字见报。我很受教育,就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55年加入了《河南日报》通讯员队伍后,我就成为《河南日报通讯》的一名热情读者。解放前我小学都没毕业,参加工作后,写借条都请别人代笔,1952年因打抱不平存《河南日报》发了一封批评信,从此便与编辑部书来信往有了交情。每当收到《河南日报通讯》以后,我总是从卷首读到卷尾,一字不漏,不断从中吸取知识。假如哪期发得迟了,个人就急得不得了,总要跑到县委宣传部询问。 1985年,当我收到最后一期《河南日报通讯》,得悉刊物将改为《新闻爱好者》并公开发行时,马上开始订阅。从1986年元月至今,我是期期从  相似文献   

15.
上蔡县高中学生李均德利用课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两年中在《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驻马店报》发表各类稿件120多篇。他采写的调查报告《新形势下青年之家出路在哪里》被报纸刊登后又选入《共青团工作调研文集》一书。去年3月,他被县、地区评为模范通讯员,还被团省委命名为“优秀未来建设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爱好者》2011,(6):161
常法武,男,1951年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现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主席,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从事新闻摄影活动,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半月谈》、《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数百幅,多次参加省内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月,我从工厂调到市广播站当记者,连续6年被评为信阳地、市新闻战线先进工作者。1984年还被《河南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 6年来,我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热情讴歌了四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同时,坚持了读者来信和批评性稿件的写泎。我认为报刊电台发表读者来信和批评性稿件,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群众监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栏目巡礼作为一个窗口,主要展示广播,电视、报刊中创办得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栏目(节目),欢迎各新闻同行向我们推荐!来信请寄: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编著河南日报政教科文版的《新世说》杂文专栏创办于一九九五年初,是河南日报在新闻版上进行大胆革新的产物。专栏创办一年,发稿二百多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8日~10月20日,短短13天时间,大河报记者传到编辑部"破网而生"的自采稿件30篇,其中见报稿件25篇,而这些见报的稿件中超过1500字以上的中长篇报道达19篇!10月13日的《世博河南馆将落户河南》、《读者提议:设个祖父母节咋样?》、《"偷菜"游戏或将被取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1月,郁书钧从方城县入伍来到河南省军区警卫连。几年来,他已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作品300余篇,连续两年被济南军区《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部队为他记了三等功。他采写的通讯《“火头军”解金兴》,获得了1988年河南日报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