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较,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一些非确定性元素,如带腔的乐音、弹性的节拍节奏、渐变的速度和留有可变空间的传承方式等,它们基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和哲学基础,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在朱践耳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曲目都会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相融合在一起,而今天我们所谈到的朱践耳先生钢琴曲《序曲—流水》则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的一首经典曲目。它既有西方音乐所拥有的规范的记谱,严谨的要求和整体构建,又有中国传统音乐所讲求的意境,以及"情"与"景"的交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特别是在复调音乐方面的作品,需要从巴赫的音乐尤其是钢琴作品入手,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诠释巴赫钢琴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启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理解欧州古典音乐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只有将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置于历史的、世界的大背景下,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近年音乐文化的层次、风格,探讨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之间交互影响渗透的关系,回顾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才可能提出和把握以传统为源头,以世界为舞台,创造新的既具民族精神又能溶于世界文化潮流的新的中国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5.
处于21世纪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师们正在面对当代纷繁、多元的音乐文化生活和蓬勃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在我们讲授高雅的18、19世纪西方古典音乐的同时,应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古典音乐一路走来的西方专业音乐到了20世纪,为何出现了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的刺耳的现代音乐?我们无法回避这些,却造成对过去一百年多的西方专业音乐发展的认识空白。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被音乐包围的时代里。在各种音乐形态里,西方古典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并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意境之美,灵魂塑造之美,时空跨越之美,成就了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关煜 《文教资料》2009,(13):51-53
崇高不仅是美学的范畴,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本文以中国古典音乐《葬花吟》和西方贝多芬经典交响乐《命运》为例,分析了音乐中的“崇高感”即“高峰体验”的产生、存在及其表现方式,从而展现了作为西方传统美学范畴之一的“崇高”的不同境界,以期体现其多层面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们现在谈论的古典音乐是指由西方的宗教音乐发展而来的音乐形式,西方音乐的起源是和宗教紧密联系的。本文主要通过西方音乐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式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由于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隔阂存在而进展艰难。在这种前提下,西方古典音乐这笔本应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开始涉猎并研究西方古典音乐。但是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西方古典音乐依旧是那么陌生、神秘和遥不可及。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去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乐意接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占有位尊价高之地位,古琴音乐所表现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象征。对古代中国的文人来说,"琴"言志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范畴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Ho Wai‐Chung 《Compare》2004,34(2):231-249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music taught and its associated cultural values in Shanghai and Taipei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oth owe their cultural ascendancy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western musicology. How do the music education systems of these two Chinese communities reflect their respective public cultures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Data from a sample of 3204 Shanghai and Taipei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showed that tensions between classroom music activities and pupils' musical preferences arose from the difficult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n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Dilemmas concerning the use of music for patriotic and ideological purpose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音乐坚持"中和"制乐,以"中和"之乐辅佐治世,因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宗法社会中,大多重视发挥音乐在"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并收到显著功效。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也应汲取历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声乐一直在学习中探索和发展,但目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呈单一化趋势,在创作和演唱方面都存在对传统民族音乐研究不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民族声乐创作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努力突出作品个性和演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古筝乐曲的音乐线条较为单薄,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时感觉索然无味,没有近现代创作乐曲的高难度技巧与纷繁复杂的和声效果,渐渐不为演奏者演奏。要解决这个问题,使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了解中国传统筝曲的一些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相似文献   

15.
出于宣扬教义、体现宗教伟岸精神的现实需要,佛教、道教音乐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而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地汲取宗教音乐中的因素以充实自己。佛、道等宗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体现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自西方的钢琴艺术传入中国近百年来,历经几代作曲家的辛勤努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将西方钢琴音乐的优秀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越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疏离了与自身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应该重视继承发扬传统音乐文化,逐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中国音乐价值体系,用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以其"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与艺术价值,而且还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从传统音乐、传统文学、传统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戏曲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天华是近代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国乐大师,他的一生为改革国乐而奋斗不息,开拓了二胡演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重要的业绩,对民族器乐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刘天华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是中国传统文献中具有独特价值的音乐理论遗产,是我国古代先哲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独具特色和较为完善的声乐演唱理论。在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演唱艺术思想。千百年来,在这些演唱艺术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声乐表演艺术家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他们调动了诸多美的形式与手段来抒发情感和塑造意境。总结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中的演唱艺术思想,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声乐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