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相似文献   

2.
一、热点概览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西电东 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该项工程将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附:“西电东送”大事记)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地下资源丰富,多种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及煤电净输出省份。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贵州电力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使贵州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供给基地,"十五"期间,贵州抢抓"西电东送"机遇,举全省之力加快电力发展,充分发挥电力的"龙头"效应,带动煤炭等相关产业快速  相似文献   

4.
“十五”规划中有个著名的“四大工程”,这就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本文将介绍的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5.
西气东输与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并称为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南水北调:水资源战略性结构调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走活全同经济一盘棋。青藏铁路:世界铁路网上最大的“十”字。四大工程再次表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豪迈气魄: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源大调度将改写21世纪中国经济区域的版图,  相似文献   

6.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0%,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下图所示。回答1-3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4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2.下列水电站中位于北路通道的是()A…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日,国家"十二五"西电东送重大能源建设项目——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和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千伏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在南方电网开工。从四年前投运的我国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500千伏贵广二回,到一年前投运的我国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800千伏云广直流,再到最近开工的"两渡"工程,五六年间,日趋完善、更臻成熟的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实现电网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火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相似文献   

9.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火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10,(1):104-105
立项背景 我国三分之二的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三分之二的负荷中心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促进东西部经济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国家“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战略,必须采取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将巨大的电能送出去。  相似文献   

11.
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线载波数传模块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核心部件和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萍乡市农村电网"十一五"规划为实例,详细介绍农网规划的内容、步骤,并对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作了充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在中国的具体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世纪英国外交活动中的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特点及产生的根源是脱胎于传统的欧陆“均势”思想。这一外交政策对19世纪中晚期欧洲大国关系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构建与完善新疆生态产业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和概括。通过对生态产业建设的政策保障的阐述,以期为政府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和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蓝图提供制度倾斜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理论与测度》是电力专业里一门交叉型课程,根据电力系统课程的独特性,结合现有教学环境,按照课程教学目的,文章根据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缺点与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理论深入了解的热情,使学生更加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蒙忠  何斯远 《高教论坛》2012,(7):121-123,127
本文根据新时期广西电力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针对电力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于虚拟技术的"校中厂"实训基地的做法和成效,探索了电力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改革创新了电力高职实训教学模式,对虚拟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有德无位”是儒者二千多年以来的伤感,伤感系由孔子的“无位”引发,而以“德位合一”的政治理想追求为思想背景。孔子“有德无位”在带来伤感的同时,也为孔门带来了潜在的认同危机,这既关涉到儒学的发展,也关涉到儒者的个体生存,这是该问题在儒学史上被不断提起、解释的原因。“有德无位”问题不仅存在于古代,而且有其现代延续的一面,它是我们理解现代政治生活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开发较晚的省份 ,对于易学的研究 ,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研究学者 ,如王阳明、孙应鳌、李渭等。到了清代 ,贵州的易学研究达到繁荣 ,当时全省所辖的各个地方都涌现出一批有相当研究功底的易学人才。仅民国时期编撰的《贵州通志·艺文志》载 ,贵州明清的易学研究专著就有 43部 ,成为贵州文化史上的一道奇观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十五”期间劳动力供大于求,且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劳动力素质结构均存在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从农村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