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直接面临着好莱坞的挑战,中国电影人提出了以国产大片对抗好莱坞大片.通过商业和艺术两方面来分析高科技大片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赵永湘 《文教资料》2012,(12):107-108
在一个多世纪的美国电影史上,好莱坞电影在塑造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上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本文以2011年好莱坞两部大片为例,选取其中比较突出的中国元素,分析其在影片中传达的中国形象,解读其潜在话语。  相似文献   

3.
在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被引进国内的今天,曾经一度短缺的续集作品在国内电影市场扎堆涌现,不只是好莱坞电影打着2的旗帜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电影本身也出现了多部续集,掀起了2时代。  相似文献   

4.
May 《新高考》2013,(11):5-5
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这才有了2013年大荧幕上的许多好莱坞3D大片。扩大好莱坞电影引进名额,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次考验。有的人忧心忡忡,表示此举可能“直接摧毁中国电影制片工业的半壁江山”;有的人非常乐观,认为“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有人则继续观望。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一股好莱坞电影中国风席卷全球。《功夫之王》、《功夫熊猫》和《木乃伊3之龙帝之墓》这些打着中国文化深深烙痕的好莱坞大片终没有辜负好莱坞制片商和导演们的殷切期待,在一片质疑声中过关斩将,票房成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文本、机构、受众"的视角出发,透视2008年中国国内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精确的文化把脉和对中国元素的创新表达是该类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中西方受众的文化解读差异则是掣肘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促使好莱坞牵手"中国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电影市场和中国本主体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汪泽 《小读者》2010,(10):14-15
甄子丹: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我不演 好莱坞大片经常邀请甄子丹去担任主演,但有的他拒绝了。他说:“每个演员接戏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就不喜欢那些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目前好莱坞让我们演的角色都很奇怪.都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是一种歧视,我当然不能演。  相似文献   

8.
201O年5月28日,由迪斯尼制作,《加勒比海盗》原班人马打造,《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导演执导,《断背山》男主角主演的好莱坞大片《波斯王子:时之沙》全球公映。而这部史诗大片正是改编自1989年就诞生的经典游戏《波斯王子》。顺应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的热潮,本期我们将一同来回味那些经典的游戏电影。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电脑》2010,(7):96-97
平常爱看电影的你,是不是很郁闷没有太多的时间看电影。暑假到了,精彩纷呈的大片一部接一部.这时你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电影的怀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一些最值得看的好莱坞大片。让你在炎炎夏日有不出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一股好莱坞电影中国风席卷全球。《功夫之乇》、《功夫熊猫》和《木乃伊3之龙帝之墓》这些打着中囝文化深深烙痕的好莱坞大片终没有辜负好莱坞制片商和导演们的殷切期待,在一片质疑声中过关斩将,票房成绩是一路飙升,甚至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11.
电影中文译名是<大地雄心>,由著名导演罗恩·霍华德执导,明星汤姆·克鲁斯与妮克·基德曼领衔主演的好莱坞大片.本文概述了电影内容,讨论了男女主人公的感人爱情,重点讲解了传奇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12.
在好莱坞大片的屡屡冲击下,中国电影确实经历了一个低迷期,但随着具有市民品味的贺岁电影的推出,不仅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档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好莱坞模式的垄断。贺岁片主题的贴近性、悲情元素正剧因素对喜剧的注入、以及长期以来符合观众消费的期待心理、明星与故事角色的契合性使得这样一个平民化的电影模式在竞争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Break Out     
《音乐世界》2010,(7):72-75
每一年的好莱坞大片都是全球期待的盛宴,2010年的好莱坞已渐渐揭开面纱,许多影迷已翘首以待,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些Break Out的欧美电影。  相似文献   

14.
整合营销传播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整合广告与赞助、联合推广、市场公关、事件营销、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营销传播力量,完成有关品牌资源的整合。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和中国"大片"的高票房收益为电影市场整合营销传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新媒体形势下,电影充分发挥其渠道优势,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广泛的适合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大举挺进,再加上网络.盗版等非正常途径进口的美国片充斥着国内的音像市场,人们只消到家附近的音像出租店转一圈就可感到这股汹涌澎湃的狂潮。为什么“好莱坞打个喷嚏.中国年轻人就患上了感冒”!?美国电影的魅力何在?  相似文献   

16.
西方电影一直都是电影界的主流,特别是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吸金能力首屈一指。如今,亚洲电影也正蓄势待发:《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6日晴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也要成为文化大国。在我国,有许多好莱坞的"粉丝",在他们眼里美国影片什么都好,我认为,这种现象不正常。我的中国梦就是提高我们中国影片的质量,争取赶上和超过"好莱坞"。我表哥和我都是电影迷,他常常宣传美国大片,而每当我提到国产电影,他总是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态。那天,我们到电影院,望着一版版电影推荐,那里既有国产片又有外国大片。"选哪部呢?"我问表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描述现代上海生活的电影《小时代》6月底上映当天就登上新闻头条,击败好莱坞大片《超人:钢铁之躯》跃居国内票房榜首,并创下中文2D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纪录。影片讲述了四名女大学生的感情生活和职场抱负,但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在一名帅哥所在的公司中工作的女性向往奢侈的生活。尽管电影主角是女性角色,但《小时代》  相似文献   

19.
惠慧 《当代学生》2011,(19):54-55
以往,面对好莱坞引进大片,国产影片在电影市场上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但是随着创作者国际化程度的提升、电影运作制度的完善以及观众需求的增加,如今国产影片大有赶超国外大片之势。在送别了《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哈利·波特》后,十月的影院里,国产电影正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胡牧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05-109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大致经历了早期的趋同,"文革"后新时期从疏离到借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求异趋同三个历史阶段。在批判性视野下观照好莱坞影业有利于扬弃好莱坞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好莱坞给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