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战时灯火》中,翁达杰以回忆与现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作为写作背景,描绘了众多遭到不同创伤的小人物。文章从创伤理论视域下看翁达杰的《战时灯火》,着重对典型人物纳萨尼尔和蕾切尔的创伤进行研究,将两人面对创伤时所选择的不同处理方式相对比,进而分析面对创伤的恰当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长娣 《考试周刊》2011,(73):30-31
新西兰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其居民,无论是白人还是毛利人皆遭受了一定的文化创伤.这些都可从克里·体姆的名作《骨头人》中反映出来。主人公克蕾温、西蒙和乔所受的创伤代表了新西兰两个民族——白人和毛利人——所经受的创伤。这种文化创伤导致了殖民地居民的身份危机和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3.
英国出于其殖民利益的需要,意欲染指西藏,作为缓冲地带。因而中英在西藏问题上的冲突不可避免。如何能维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又能协调战时中英关系,防止中英关系恶化,成为摆  相似文献   

4.
在弗朗西斯卡·赖泽赫的小说《米纸日记》中,由殖民生活和战争带来的创伤造成了女主人公埃尔莎与香港华人、威尔士人甚至与家人间疏离与隔阂的关系。埃尔莎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殖民生活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难以言说的创伤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文学是种族时期南非文学的主体。英语的特殊地位和使用范围、英国移民的教育程度、严苛的审查制度等原因促成了白人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起。早期殖民机构的资助、方言出版社的匮乏、荷兰殖民者的暴力统治等迫使黑人作家也用英语这种西方语言来传递非洲人的苦难与理想。在特殊历史和政治语境下,南非英语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文学特征。南非英语文学是创伤文学,作家书写了种种个体创伤及其所遭受的隐伏创伤,也通过写作对群体伤痛和灾难进行宣称和文化建构。南非英语文学也是启示文学。文学作品不仅是对未来时间的一种投射,而更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隐喻表达。但是,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作家,南非英语文学聚焦的仅仅是、也只能是种族社会的某个阶层或层面。  相似文献   

6.
阿莉·史密斯的《纵横交错的世界》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所遭受的多重创伤。运用创伤理论相关观点,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小说主要人物遭受的创伤进行剖析:亲历二战的梅和费伊余生被战争之伤笼罩,马克和巴尤德一家等社会边缘群体遭受着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带来的创伤,对自我及热点的过度关注、老年人的生存困境等反映了现代人正经受的社会文化创伤。《纵横交错的世界》中对创伤的书写反映了阿莉·史密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突破生存困境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缘起于美国印度裔作家试图表现印度本土或印度移民群体遭受的创伤性事件的欲望,欧美自由、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下美国印度裔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及其种族移民政策对印度裔族群所造成的种族创伤主题是其表现的重点,但也不乏有对印度特殊历史时期遭受的民族创伤的叙述。本文尝试对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进行综合梳理,旨在概览这些小说所关注的创伤问题,创伤的表征方式,以及作家进行文学性创伤叙事的动因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艾薇菊·丹提卡是当代加勒比海美籍黑人女作家,其处女作《息·望·忆》是一部展现了海地女性的血与泪的创伤小说.本文从马汀所遭受的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幼年甘蔗林的噩梦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女儿的背叛再次将她推进痛苦的深渊;另一方面,杜瓦利艾政府的专制统治和父权文化压制着海地女人,而流亡在外的海地女性遭受着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9.
在《慈悲》中,莫里森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和集体遭受的心理创伤,这对人物性格刻画和彰显文章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个人物或多或少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机制。为此,基于创伤理论视角,文章旨在剖析十七世纪的美国社会遭受的个体心理创伤、集体心理创伤和创伤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殖民同时起步,随着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政治殖民活动丧钟的敲响,经济殖民主义也经历了从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到隐蔽但更加变本加厉的殖民剥削的发展过程.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以后,其经济殖民活动并未歇止,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在《守护世界的女人》这部自传中,霍根通过对印第安群体以及个体创伤的叙事,完成了印第安创伤历史的重塑和整合,使自己的创伤记忆得到见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伤的治愈。霍根在这部自传中的创伤叙事,不仅生动深刻地表现了印第安人所遭受的创伤,而且突出强调了只有重新构建与印第安传统的联系、回归印第安"神圣环形"才能最终实现创伤治愈这一印第安观念。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3.
在肯尼亚殖民史中,女性遭受着英国殖民文化与本土父权文化的双重压迫。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一粒麦种》,分析殖民时期肯尼亚女性背负双重枷锁的生存状态,同时揭示殖民时期白人女性不幸的生存图景。通过这一视角的解读,体现出作者对肯尼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白人女性尴尬处境的同情和惋惜。  相似文献   

14.
在详实考察西南联大教授薪俸与薪津,并对同时期最低生活费进行估算比较之基础上,得出战时联大教授的薪津已经无法维持一个标准家庭之最低生活水准的结论。造成大学教授生活贫困化之直接原因乃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这与战争导致的国内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密切相关;同时,国民政府执行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未能审慎考量政府的财政能力,亦是战时陷所有师生于饥饿边缘之一大原因;通货膨胀的冲击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的重新变动,以及战时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更使得大学教授所遭受之冲击远甚于其他行业阶层。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文艺阵地》研究不少忽略了国家权力对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从国家权力视角切入,细致考察原稿审查制度、印刷发行制度,并紧密联系《文艺阵地》所遭受的钳制与查禁史实,较为客观地说明了战时国民党文化"围剿"的真实面目。国民党对国家权力的滥用,大大限制了《文艺阵地》的出版自由,也严重阻碍了战时进步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战时日本官方妇女团体,是日本出于建立战时体制的需要,由官方扶持、授意成立和领导的具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性质的妇女组织。它是战时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疯狂杀戮、支持侵略战争、维持战时经济、稳固后方阵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战时日本官方妇女团体及其领导人和成员,既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遭受侵略国家人民的间接加害者,应该对自己加害者的角色进行深刻反省,以便在防范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俄国于内战时期,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遭受到巨大困难的条件下,从1918年下半年到1921年初所实行的一系列战时非常措施的总称。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反映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实践,总是不断地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要求人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向前进。今天,重温这一段历史,对于我们加深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显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8.
《天堂》再现了一群黑人为了理想之国鲁比镇的建立所遭受的身体及情感创伤。运用创伤理论,分析《天堂》中黑人群体历史记忆中的迁移创伤,揭示现实鲁比的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探讨叙事对黑人男女创伤的治疗作用。莫里森的创伤书写既是她肯定黑人民族光荣历史的方式,也是她正视民族自身问题、努力寻找黑人民族前进方向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早期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对其兴衰的作用极为明显:美洲大量的金银在西班牙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被用于连年的对外作战,致使其元气大伤;美洲为其带来的财富遮掩了其内在经济结构的严重缺陷;美洲金银引发的价格革命对其脆弱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致命性冲击。由此,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活动使之积重难返,过早地充当了历史悲剧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克里特人最先殖民于爱琴海上大部分岛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公元前2000年代,迈锡尼人殖民于小亚细亚半岛,建立了独立的“亚该亚王国”。公元前12世纪末,伴随着多利亚人的入侵,古希腊人殖民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古希腊人的早期殖民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希腊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为公元前8-6世纪希腊大殖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殖民活动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中心的东移,有利于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城邦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