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自1979年央视开办的服务类节目<为您服务>开始,到1997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一套常态节目<希望>,电视公益节目才开始兴起.1999年湖北卫视<阳光行动>开播,电视公益节目概念进入学术界并受到公众关注.此后,央视<春暖2007><共同关注·圆梦行动>、湖南卫视<勇往直前>、北京卫视奥运公益节目<志愿者>等一系列电视公益节目进入公众视野.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尤为迅速,因此被称为"公益年",目前公益类节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2.
公益事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尤其在近几年,公益电视节目活跃于荧屏之上,深受观众喜爱。本文结合社会期待理论简要分析几档电视公益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对其他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3.
但敏 《传媒》2016,(2):65-67
电视公益节目作为电视节目形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电视媒体的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央视《春暖2007》进入公众视野,随之,电视公益节目在电视屏幕上纷纷盛开,央视推出《梦想合唱团》,湖南卫视组建《天声一队》,浙江卫视唱响《中国梦想秀》,东方卫视点燃《闪电星感动》……但无论节目形式如何,这些节目大多数是“公益主题、娱乐外衣”,在迅速发展的背后产生了若干问题:过于单一的表现形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商业化运作也让观众难以接受,“公益热”开始渐渐降温,我国电视公益节目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4.
从《梦想合唱团》开始,电视娱乐公益节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关注。《梦想星搭档》作为央视娱乐公益节目的第二季,延续了前期的节目构成,将公益和娱乐更进一步融合。本文以《梦想星搭档》为例,试图阐述电视公益娱乐节目的传播策略,希望能为电视公益和电视娱乐的结合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透视当下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内容,对电视公益传播三维内容,即节目、广告、活动的困境进行探析,提出其解决策略模式,以期为电视公益传播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电视公益节目以其“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社会风气”①的宗旨,逐渐成为各大电视媒体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提升媒体形象和公信力的“收视宠儿”,并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出发,以电视公益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公益节目的受众选择性心理,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红军  王瑞 《视听界》2014,(1):99-101
在国内电视节目娱乐化过度的情况下,公益属性的回归成为教育电视发展的当务之急。江苏教育频道陆续推出了以《微讲堂》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节目,《微讲堂》节目中学者主持人的出现颇受好评。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电视节目,对教育电视在媒体属性上的回归及拓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奔跑吧兄弟》与电视公益营销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节目,但口碑和效益双收的节目少之又少.作为传递公益和正能量的真人秀节目,除节目本身的明星效应、游戏互动环节等吸引受众,《奔跑吧兄弟》获得好口碑和高赞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其采用的电视公益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寒 《传媒》2018,(11):60-61
随着电视媒体"公益"出现频率日益提高,公益类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以煽情为主或以娱乐为重的公益类电视节目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收视率,但引导观众以一种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方式去对待公益、对待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受众的认可.音乐类电视公益节目《让世界听见》就是一个正面案例,它通过"音乐+公益"的组合方式,创新公益传播节目形式,既为受众带来了山歌民调、儿歌清唱、金曲改编等优质音乐体验,也通过让音乐人体验支教老师生活的方式,组建儿童合唱团,积极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儿童成长、关注农村音乐教育问题,弘扬正确价值观,真正践行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0.
王媛 《传媒》2017,(21)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优秀作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电视综艺节目要践行这一标准,必须在服务人民、发挥公益功能上有所建树,将公益引入综艺,让综艺变得更有意义.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安徽卫视《全星全益》、江苏卫视《远方的爸爸》、东方卫视《妈妈咪呀》、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五档电视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五档节目"),于2016年2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受到褒奖,被冠以"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美誉."五档节目"弘扬优秀传统以守正,开拓发展有创新,是近年来迅速涌现出的大量具有公益属性的电视综艺节目的杰出代表,为日趋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如何使电视综艺节目在公益情怀中生辉,将其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档节目"提供了多方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袁也 《东南传播》2013,(4):77-79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电视公益节目作为人们熟悉的节目形态也不断革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面。央视新推出的公益类益智节目《为你而战》,一开播便广受好评,为公益电视节目带来了新气息。本文以此档节目为例,收集了许多节目微观素材,通过具体分析,认为一档优秀的公益类电视节目应该具备可视性、现实性、创新性和提升性等特点和品质,以创意和责任为出发点,才可能实现强有力的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为探究怎样能使“公益+电视”产生“1+1&gt;2”效果,促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央视《梦想合唱团》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方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框架来观察公益节目如何利用电视媒介的独特性和其产生的认识论偏向进行公益传播。笔者认为,人在“媒介-人-社会”这三者构成的公益传播的交互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为探究怎样能使"公益+电视"产生"1+12"效果,促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央视《梦想合唱团》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方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框架来观察公益节目如何利用电视媒介的独特性和其产生的认识论偏向进行公益传播。笔者认为,人在"媒介—人—社会"这三者构成的公益传播的交互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和谐传播在媒介生态中体现为媒介生态的各组成部分应以追求和促进媒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来灵活地架构彼此间的关系.和谐传播应是衡量公益节目传播价值的有力标杆,它主要是从受众、媒介及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公益节目的生存现状.和谐传播的实现程度映射着电视公益节目是否存在生态失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电视公益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以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形式。本文以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为例,对"真"、"苦"、"近"、"敬"、"细"等几个关键字加以阐述和分析,探讨电视公益节目如何避免过度娱乐。  相似文献   

16.
吴莺 《青年记者》2012,(30):67-68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后,便以不错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引起广泛关注,并快速在全国范围内衍生和发展。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不断自我反省,开始注重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笔者结合目前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提升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电视脱口秀类节目渐渐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这种起源自美国的电视节目却在中国大放光彩,随着《实话实说》、《东方直播室》等著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停播之后,此类节目逐渐走入瓶颈期。笔者从电视脱口秀节目所面临的问题着手探析此类节目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这本是一个无需探讨的问题,如何认识电视谈话节目,各人自有各人的眼光和见解。况且,电视的发展日新月异,怎样理解评判一种新的节目样式,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审视。问题在于,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既定的样式出现在荧屏时,许多人在被她吸引的同时,提出了某种质疑。因此,正确认识电视谈话节目,对于探索电视自身的发展规律,提高电视制作水平,是很有意义的。人们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质疑,集中到一点,就是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北京电视合推出全国第一套公益电视节目北京电视台于去年9月推出一套题名为《希望》的新节目。它是公益性电视节目,迄今为止尚属全国独一无二。该节目每周在黄金时间播出一次,每次20分钟。《希望》主要由五个栏目组成。每次节目第一个栏目是“公益专题报道”,讲述一个普通人的不普通的故事,以真实镜头和朴素语言感染观众,唤起人们对那些需要帮助者的同情与关怀,助一臂之力。“公益动态”栏目报道社会上最新出现的公益新闻。“公益受助对象”栏目介绍需要得到帮助者的困境。“公益榜”公布热情帮助他人的名单。“公益行动”以不同方…  相似文献   

20.
周长城 《视听界》2014,(6):93-95
电视问政节目是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电视媒体就公共事务与民沟通、公众借此参政议政的传播活动。从2011年开始,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相继推出电视问政节目,如南京电视台的《向人民汇报》、《民声》,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和洛阳广播电视台的《百姓问政》等。这类节目多由以前的政风、行风评议类节目发展而来,一般时长从四五分钟到1小时不等,内容集中于各类热门的民生公益问题,开创了政府执政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