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历史语言用来表示"用刀斧等砍断、砍削"义的常用词先后有"斫""砍",它们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组同义词,存在着历时替换关系。先秦两汉主要用"斫";"砍"是后起口语词,魏晋时期才开始出现;宋代"砍"逐渐发展;元代是"斫""砍"两者的使用处于竞争相持的时期;明清时期"砍"基本完成了对"斫"的替换,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6-80
分析了"憾""恨""怨""悔"在不同时期词义的历时演变,对其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具体考察和分析,发现这四个词在不同时期都有"怨恨"义,并且不同的词在同一义项中其情感色彩强弱、语义指向、语法搭配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从先秦到元明清直至现代汉语时期,"憾""恨""怨""悔"的基本义在历时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各个词的基本义逐渐单一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3.
表示"(人和动物)吞进……(食物)"义在中古时期一般用"食","喫"作为一个古代口语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在口语中替代"食"频繁使用,"吃"在元明时期开始与"喫"出现混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吃"完成了对"食"在动词义"(人和动物)吞进……(食物)"的历时替换。拟从词义演变的角度,通过定量和词语搭配方面的分析方法观察"吃"对"喫"与"食"的历时替换问题,以期更好地探究常用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鸡卵"、"鸡子"、"鸡蛋"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了历时替换过程。先秦两汉,"鸡卵"、"鸡子"使用都很少。汉末到唐初,"鸡子"使用渐多,在口语性较强的作品中,"鸡卵"被替换较为明显。由于固定短语使用的延续性,晚唐到元代史书中"鸡卵"使用仍较多。"鸡蛋"一词在元代产生,但用例很少;"鸡子"则在清代产生了新义。元、明尤其是清代以后,"鸡蛋"占优势并最终完成历时替换,"鸡卵"、"鸡子"只在部分方言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汉语史中表示"失败"义的常用词主要有"败""负""输"。文章从历时角度详细考察了"败""负""输"的历史更替过程。"败"主要见于上古和中古汉语,"负"出现于春秋末期,但使用数量及范围十分有限,并未影响"败"的主导地位;"输"表示"失败"义首见于六朝,但直到宋元明时期才渐渐增多,随后迅速发展,在清朝中后期基本替换了"败""负",此后成为汉语中表"失败"义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先秦、两汉至六朝、唐宋至清、民国至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对表示腹部义的"腹""肚(~子)"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先秦腹部义仅用"腹"表示,"肚"产生于西汉时期,元明清时期大量使用,明朝出现"肚子",民国及现代汉语"肚(~子)"完全替换"腹"。  相似文献   

7.
表示"携带"义的常用词"带"与"携"之间存在竞争替换关系。"携"的"携带"义按照"提-牵引-携带"发展而来,"带"的"携带"义按照"腰带-佩带-携带"发展而来。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携"与"带"各自的"携带"义发展时期,唐至元为"携"与"带"竞争期,明清时期为"带"对"携"的替换期。并有其他包含"携"或"带"的、表示"携带"义的双音节词"携带""带将/将带""拖带/挈带"等在不同时期出现。  相似文献   

8.
"拭""抹""擦"这三个意义相近的词活跃于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先秦两汉,常用"拭"来表示"用手拿东西擦掉人或物"这一概念。"抹""擦"萌芽于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拭"仍然呈现出一枝独秀之态。宋明以后,"抹""擦"在口语中基本能够"拭"相互角逐,到了清代以后"抹""擦"在口语中逐步取代了"拭"。  相似文献   

9.
刘雯 《文教资料》2009,(23):36-37
现代汉语中表示速度的高低最常用的一组词是"快、慢".本文作者通过历时考察,分析了表示"速度高低"的两极义场的义位的演变.表示"速度高低"的"快"与"慢"发展过程是不同步的,"疾、迅、速"与"快","迟、缓"与"慢"存在着历时替换关系,相应地表示速度高低的两极义场也有所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上古"墙壁"概念域没有上位词。东汉时,"墙"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并新出现了复音上位词"墙壁"。唐代,"壁"也上位化了。唐宋时期,"壁"和"墙"都成为强势上位词。元明以后,"墙""壁"的功能逐渐分化,到清代,"墙"取得了强势上位词的地位,"壁"则语素化了。在考察"墙壁"概念域上位词历时演变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等角度探寻上位词产生的原因及"墙""壁"功能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淳方言是吴方言宣州片中的一个方言分支。本文讨论该方言中名词后缀"子""头"的变音情况、构词方式、意义及功能。由于受前音节调值等因素的影响,"子""头"变音调值类型多样,且有一定的类推作用。通过替换语素、增音、替换儿化、修辞等方式进行词缀构词,后缀"子""头"分别具有表义、区分词类、代替儿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表示"用鼻子闻"这一概念,战国以前只用"嗅(臭、齅)",战国末期文献中始用"闻",西汉以后,"闻"替换了"嗅(臭、齅)".为了不影响交际,基于词义引申所遵循的人类的共同的心理,"臭"专用于表示"气味","闻"替代"嗅","听"替代"闻",这些都是词汇系统发展、演变内部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4.
早在先秦时期,婚仪"六礼"便基本确立并被后代所延续,即指"纳采""纳吉""纳征""请期""问名""亲迎"。在这其中,"问名"是颇为重要的环节,多指询问女子父亲的姓氏和血统。在宋代之前,"问名"礼基本被传承下来,宋元时在士庶婚礼中并入了"纳采",明清时期则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婚俗礼仪。  相似文献   

15.
正《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这里的"析""理"两字非常重要。"析"本义是用斧子去砍木头;"理"本义是"治玉",后引申为"纹理,条理,道理"。有时候,分析问题就如同顺着纹理砍木头。在这里,"析"是方法,是手段,庖丁解牛,切中肯綮,条分缕析,游刃有余;"理"是中心,是根本,理屈词穷,理直则气壮,顺理则成章。写作议论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析"出"理"来。  相似文献   

16.
汉语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只有几十个,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汉语介词"依""据"为研究对象,对介词"依""据"的历时演变进行探究。"依"作为动词的用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使用,后来随着其引申义的大量使用,发展出"依赖、依靠"义,到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依"作为介词的用法,南北朝之后更是广泛应用。"据"的本义也为"倚靠",但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在连动结构中,汉朝时的"据"在连动结构中已可以没有"而"或"以"的连接,可见,"据"的介词用法开始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据"的介词用法使用频率有所增加,至隋唐时期已开始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的确""实在"是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此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实在"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相似文献   

18.
《诗·魏风·伐檀》首章首句言“坎坎伐檀兮”,次章首句言“坎坎伐辐兮”,卒章首句言“坎坎伐轮兮”。其中对“伐檀”、“伐辐”、“伐轮”的解释,当代各家多有不同。如: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上册二分册: 坎坎,用斧砍木的声音。伐,砍。檀,树名,木材可以造车。辐,车轮上的辐条。伐辐,砍取制辐的木材。  相似文献   

19.
"倒好"作为句中语气词,附着在名词性成分之后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句法上,"倒好"一般用于名词性成分之后,在句中可以去掉或用其他语气词替换,同时可以与"可""了"等词在句中共现;"倒好"在不同的语境中主要表达三种语气,即出乎意料、不满和讽刺;从语用角度分析,"倒好"起着凸显焦点和主观性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副词"成心"是由"成""心"所组成的短语演变并虚化而来的。隋唐五代时期,"成心"有了词汇化倾向,明朝时期完成了词汇化。而"成心"的副词化过程历时相对较长,清代才演变为一个副词。在"成心"的发展过程中,转喻机制、重新分析和相邻句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