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有20余年,其间采写和编辑了大量的舆论监督稿件,且获得了大量的奖项。《闽西日报》的舆论监督版面原为半个月一期的《读者之声》,在报社党委、编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3年7月成立了群工部并将舆论监督版面设为现在影响较大的《读者热线》版,由我担任编辑至今。2006年,《读者热线》版头条栏目“登高视线”被评为“福建名专栏”。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的头条舆论监督稿件大多来源于刚从事新闻行业的年轻记者,由于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所提供的稿件往往缺乏舆论监督稿件所应具备的“五性”,即:思想认识的统一性、把握问题的全面性、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文章标题的准确性、社会反响的认同性。本文就如何采编《闽西日报·读者热线》版粗浅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
《行风热线》作为一档新闻舆论监督热线节目,因其较强的服务性、贴近性和参与性,以及市民投诉问题解决的相对快捷,深受市民喜爱。全媒体时代面临新形势,节目应怎样与时俱进,常办常新?实践证明,只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大局,强化服务,把握好时度效,新闻舆论监督热线节目不仅能积极引导舆论,而且能有效化解矛盾,彰显新闻媒体“引导+服务”功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做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传播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笔者专门从事报纸的舆论监督报道工作已有6年多了。笔者深深感到,采写舆论监督类稿件,时刻离不开国家的法律法规。其实,舆论监督类稿件发出的批评声音,绝大多数不是依据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对社会既存的消极现象,做道德层面的谴责,而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采写的新闻事件,做出合法性与违法性的判断。也就是说,舆论监督稿件中涉及的事件,以及人物的所作所为,其是非善恶,一决于法。这就要求从事舆论监督类稿件采写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因新闻报道失实而引发的名誉权诉讼案件不断出现,己经成为新闻界一个敏感话题。从新闻单位败诉的名誉权案例来分析,借舆论监督之名行泄愤报复之实,或者恶意泄露他人隐私而导致新闻侵权的现象是极少数:由于采访不认真,所写新闻严重失实而导致新闻侵权的现象是大多数。笔者认为,导致后一种新闻侵权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新闻时缺乏法律意识特别是证据意识。因此,有必要强调新闻记者学一点证据学常识,在采写新闻,特别是采写舆论监督新闻即批评性新闻中,在认定被批评者的错误事实及性质时,牢固树立证据意识。这是防止报道失实,确保舆论监督新闻的合法性,防止在新闻名誉权诉讼中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新闻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闻舆论监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泰兴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和中国·泰兴网两大媒体优势,开展舆论监督的实践探索出发,谈谈县(市)级媒体如何开展舆论监督。泰兴广播电台除在《泰兴新闻》节目正常开展舆论宣传、加强监督以外,还打造了《行风热线》、《市民热线》等精品舆论监督节目,"替百姓说话、  相似文献   

6.
陈蔚华 《东南传播》2014,(2):127-128
媒体把"民生热线"做成新闻是不够的,应把"民生热线"做成贴近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力促社会和谐为宗旨的节目,在坚持正面的舆论监督中更好地体现为读者服务,为人民服务,真正地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黄贵 《东南传播》2014,(6):110-112
由于地域所限,不少县级台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存在线索不足、内容琐屑、同质甚至低俗等问题。如何以思想性提"深度"、以服务性提"温度"、以议程设置提"热度",从内容上提升生新闻品质,已经成为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这档民生新闻栏目,总结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做法:一是加强导向、价值判断过滤、筛选热线;二是挖掘新闻潜在信息;三是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四是以节目热线功能集聚社会力量扶贫帮困;五是组织开展活动;六是策划系列、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8.
徐国平 《青年记者》2012,(26):68-69
先声夺人:舆论监督尝甜头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省、市三级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开办新闻广播(包括新闻综合频率和新闻专业频率),而这些新闻广播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方面,各家新闻广播纷纷开办《政风行风热线》,新闻广播与党政企业联办纠风热线的模式,带来了我国舆论监督的新气象。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何立  蔡文耀 《视听纵横》2009,(4):105-106
《小周热线》是金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一档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从2006年开办以来,《小周热线》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亲民化的姿态,公共化的立场,为党委政府“传声”,为百姓代言,为大众服务,架起了政府和百姓的一座沟通桥梁,成为观众喜爱、专家认可、  相似文献   

10.
“城乡热线”栏目是改版后的《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办的,开办一年多来,刊发了许多舆论监督的稿件,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我们知道,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城乡热线”栏目在正确利用新闻批评的武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前,改革在社会全方位展开并不断深入,由此触及的各种社会问题、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真”与“实”对舆论监督稿件而言尤其重要。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要全面、公正、客观。这在新闻界已被再三强调。那么,舆论监督稿件的编辑环节在避免侵权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它要求报道事实准确,稳妥把握,注重效果。舆论监督报道最忌主观、片面和随意性,因为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搞不好还会惹上新闻官司。因此,有必要谈谈记者采写这类稿件容易走进的几个误区。一、采访时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13.
记者是新闻素材的第一手采集人,在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同时,除了舆论监督之外,应选择更多采写有"温度",有人情味,贴近群众的新闻。特别是主流媒体都市报,新闻价值的判断,更应该从市民出发,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拉近新闻报道与群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批评揭露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何让我们采写的每篇批评性报道客观、真实,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不是每位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新闻爱好者》2006,(8S):56-56
“城乡热线”栏目是改版后的《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办的,开办一年多来,刊发了许多舆论监督的稿件,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我们知道,舆沦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当代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城乡热线”栏目在正确利用新闻批评的武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要,做好舆论监督重要,这是大家的共识,记者采写的新闻监督稿件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满意,就必须具有以下意识。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的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 舆论监督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生动的实践性,这使它面对着一个参与性极强的社会大市场。在这个社会大市场上,包括新闻批评在内的所有新闻,都是一种精神消费品。积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职责,又是新闻媒介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就是说,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不能仅仅理解为宣传、导向、监督等政治功能,同时也包含着一种适应社会大市场需要、满足读需要的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您的一份信任,我们的一份沟通,职能部门的一份努力,终将成就大家共同的期待,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是周口人民广播电台《监督热线》的一条宣传片花。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沟通和努力,才使得这一栏目10年"保鲜",常办常新。周口人民广播电台的《监督热线》是周口市委、市政府主办,周口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协办的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2003年5月5日开播以来,始终以"替人民群众说话,为党委政府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都市报都开辟了大量版面刊登热线新闻,如何提高热线新闻中突发事件报道的权威性成为各报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一起各报同题报道的突发性事件出发,探讨如何对突发性新闻进行组织采写及编辑处理以提升事件性报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邱海鹰  周松林 《新闻界》2013,(16):77-78
<正>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最小的科级新闻单位——县(区市)级新闻报道组,在人员相对较少、办公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发稿平台和新闻资源相对枯竭的情况下,怎样唱响主旋律,做好新闻报道?四川省华蓥市委新闻报道组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基层新闻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参考借鉴的经验。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新闻宣传是我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组作为党委的重要组成部门,党委政府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必须的办公采访设备、资金保障和宽松的环境,从业人员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无论采写正面新闻,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