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夏威夷风情□陈怀玉(山东安丘一中)●美妙舞蹈——“呼拉”“呼拉”,夏威夷语,意即舞蹈。因为最有代表性的夏威夷地方舞蹈是草裙舞,所以也直呼草裙舞为“呼拉”。世人认为“呼拉”是扭摆舞,其实不然。它是诗歌、音乐、手语融合于一,类似哑剧的舞蹈,可以表现极...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曾在电视里见过呼拉圈比赛,可近年来呼拉圈似乎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人们的健身运动已热衷于打保龄球,上俱乐部……但在今春突如其来的“非典”期间,呼拉圈又再次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成为我的好伙伴,提起它还有一段小小  相似文献   

3.
由“教育是慢的艺术”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也应该追寻这样“慢”的艺术呢?数年后.当我们的学生回想起小学课文时,多少学生的头脑早已是空白一片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自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就怀揣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可是,年轻的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匆匆而去,匆匆而回”,“听时心情很激动,回来不知怎么弄”。“激动”是因为身处名师们精心创设的课堂,如同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一切都在意料外又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5.
王慧 《教育》2011,(5):24-24
“虎妈”蔡美儿在对两个女儿的教育过程中充满了限制、辱骂和超负荷练习,而教出的女儿却很能拿得出手。就在人们热议蔡美儿的教育方式时,同样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也很有市场。他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导入朴实,整体感知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儿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触景生情的散文佳作——《匆匆》。看老师写课题。“匆”是“勿”加点,千万不要因为急急忙忙,把这个点给忘记了。齐读课题。(生读课题)师:平时,咱们可以说什么匆匆啊?生:脚步匆匆、时间匆匆、行色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师:这么多的匆匆,它用在时间上,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地流逝。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学生”,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我们认为,教育中适时适当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一、惩…  相似文献   

8.
非典时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呼拉圈又走进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认为,转呼拉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的后果。腰部扭动过多,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等。专家建议,健康人在转呼拉圈之前,应当先做一些伸展运动,伸展韧带,避免扭伤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革命孕育教育新生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绝非流水匆匆、风吹无痕的走过场,也不是局限于教学方法、教材改革的教学改良,而是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国家力图通过这场“革命”改革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从根本上扭转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继而唤回教育真谛,还教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元旦在家,不经意间又读到了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的散文诗《匆匆》。这首诗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话题:当我们匆匆地来、匆匆地去的时候,作为一位教育人,作为一名校长,应该给我们的学校留下点什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悄然兴起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本文认为,这一热潮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的需要,二是因为其发展的滞后;同时,这一热潮也折射出社会赋予此类教育以强烈的功利性特征,因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急需加强质量监督、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万勇 《师道》2003,(9):20-21
人过三十,骤然对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生出莫名的依恋,也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夜阑人静之时,便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默诵:“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是啊,“三十而立”,谁又能逃避这道演算了三千多年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3.
又一次看到带着孩子的小袁,步履匆匆地走入校园时,我再次投以敬佩和赞赏的目光。从2008年9月份开始,小袁接触新教育,开始和教室里的孩子们一起感受新教育,于是,她走上了一条通往幸福但也布满艰辛的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08,(5):11-12
艺考热的持续升温,已成为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一拨又一拨的学子为“艺术”二字挤破了头,似乎有理由让人为艺术教育的“成功”鼓掌。然而,艺考真的热了艺术教育吗?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6,(1):F0004-F0004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本刊也有一些新的面貌.开本放大,容量增加.新辟“国际数学教育信息”、“上海数学教育动态”、“中学数学新视点”等栏目.希望在服务于课堂教学第一线的同时,扩大杂志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可能是当今中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了,尤其是在语文界。为了帮助教师领悟新课标、把握新教材,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办起了人人过关的“一刀切’暨‘一步到位”课改学习班,着实让那些不久前忙活应试的某些专家匆匆改弦易辙。这时的教育群体,颇像一艘原以为“苦海。无边的航船,突然发现了“余生"有望的陆地,寻觅到了扬帆求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的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学校例行的升国旗仪式发言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讲稿偷梁换柱,改成了一份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讨伐檄文”。5分钟的演讲中,他慷慨陈辞,喊出了“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篇名为《做美好的自我》的演讲顿时令演讲者一“搏”成名,经相关媒体的散播,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番针对这一事件及相应教育问题的热议。这份演讲稿,言辞可能稚嫩,语气可能偏激,演讲者的动机或许并不单一,但江成博冒“学校”之大不韪,用心喊出来的,既是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不满,更有一份对改变教育现状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聂绍良 《老年教育》2009,(11):45-45
早有书房,却一直没名号。退休前忙于工作,偶尔到书房坐坐,也就是随手翻翻藏书,捣鼓几篇“豆腐块”,还没来得及把椅子坐热,就又匆匆离去,脑子里根本没有给书房起名的兴致。  相似文献   

19.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尚红艳 《教育导刊》2004,(24):15-18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继福禄倍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创办“儿童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她撰写幼儿教育作,开办国际训练课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倡导“自然、和谐、人”的教育潮流冲击下,现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掀起了“蒙氏课程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