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将加法当成减法等错误。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并积极地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2.
何永强 《教育革新》2010,(10):70-71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成减法算等等。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家长和教师带来了不小的烦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计算中出错,不能仅仅归结为马虎,而是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减法当加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和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这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曾有人把这些错误归咎为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小学生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发展很不完善。他们在观察式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  相似文献   

5.
计算,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能缺少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却常常出现不少让我们感到不该犯的错误。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者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等。有时甚至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陈炎西 《考试周刊》2013,(32):67-67
<正>生活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从小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数学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可见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普遍发现:对于一些计算题,学生常常由于看错数字、抄错题,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造成计算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计算的关键,培养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就是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不是写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除法;有时还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如此等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下面就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作一粗浅的归纳。  相似文献   

9.
朱玲玲 《小学生》2013,(3):39-39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平常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或教师埋怨,说学生在计算中粗心大意,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  相似文献   

10.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经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加法当作减法、乘法做成除法、加法计算忘了进位或多进位、减法计算没有退位或多退位等“低级错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能用简单的“粗心”或“马虎”来归纳,主要还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重视计算错误并非仅仅止步于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应进一步分析产生错误的合理性,使错误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因此,需要在确定计算错误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探寻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1.从学生的角度看(1)感知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如看错题目、书写潦草、遗漏符号、忘记小数点、数位没对齐以及加法做成减法等等,  相似文献   

12.
计算在数学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计算时常常出错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心理方面原因我们常常认为计算时学生出错是由"粗心大意"引起的,其实"粗心大意"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  相似文献   

13.
“比多(少)”这类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虽然属于简单应用题,但却是基础应用题。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应用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合应用题作好准备。以前,很多教师教这部分应用题时,总是让学生记住“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结果,不少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因而常常出错。主要原因,我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孩子,学习粗心、马虎、不认真已经成了习惯。曾经被家长和老师忽略的小毛病,现在正在成为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大敌。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认真读题,经常抄错数字,乘法做除法、加法做减法;②忘了进位,忘写余数;③计算草稿书写潦草,数位不对齐;④验算方法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伟芬 《新疆教育》2012,(23):86-87
退位减法既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计算中的这一难点,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退位的算理,灵通算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用一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根据题目中的个别字词列式,即瞎猜瞎撞;学了加法就用加法解题,学了减法就用减法解题,加法做错了就改减法,减法做错了就改加法,即耍小聪明;会列式计算,但说不清列式的理由,即会做不会说。瞎猜瞎撞,很多时候能撞对;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于学生“计算马虎”,作为教师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加强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计算出错通常不是法则错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然而小学中低段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错,严重影响了他们成绩的提高,而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却没有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只是简单地归因于孩子粗心、不认真等。其实不然。造成学生计算经常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知识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于学生计算马虎,作为教师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加强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计算出错通常不是  相似文献   

20.
翻开以往的学生作业记录卡,看到有这样的记载:把除法竖式模仿加法、减法、乘法竖式计算。” 今天,当我再次看到这种记载,沉思了许久,透过这样的错误,看到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火花”。在儿童的脑海中,起初还没有除法竖式的表象,只有加法、减法及乘法竖式的印象,而加法、减法及乘法竖式又都是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