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碑的内容 《校官之碑》(以下简称《校》)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十月,即公元181年11月。此碑为石质,高134厘米、宽77厘米、厚12厘米,上有穿孔。在当时,470多字的石碑花了整整20天才凿刻竣工。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大的彩色显象管厂——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座落在古都咸阳西郊,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总投资为七点五亿元人民币,占地一百二十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一百二十八万只彩管.七年多来,共生产彩管七百三十四万多只,完成工业总产值二十七亿多元.质量优良,上机率多年来保持在99%以上.一九八四年37厘米和56厘米彩管双获国家金质奖.一九八八年元  相似文献   

3.
王力明 《湖北档案》2003,(12):35-35
前不久,襄阳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在襄樊市迎旭小学一位唐姓教师家院内发现一块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的碑刻《樊城湖南宾馆记》,其碑共760多字,碑高211厘米,长65厘米,碑主要内容是反映曾国藩、  相似文献   

4.
1990年12月,湖南益阳县大泉乡出土了一罐窑藏古铜钱,重6.5公斤,共1440枚,多为清顺洽至道光的纪年铜钱,同时还有“宽永通宝”30枚,“正德通宝”1枚,“景兴通宝”1枚,“景兴泉宝”1枚,“光中通宝”3枚,“嘉隆通宝”2枚,“昭武通宝”1枚。宽永通宝、正德通宝为日本古铜钱。二钱均为外圆方穿,紫色铜质,钱文楷书中文。宽永通宝径1.9—2.4厘米,厚约0.1厘米,为宽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德川幕府所铸。正德通宝径2.2厘米,厚约0.1厘米,为贞亨年间(公元1684—1687年)德川纲吉时所铸,属于“玩弄钱”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11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横扫了中国的北方。20厘米,50厘米,70厘米。深可没膝的雪,让人裹足不前;50年一遇,100年一遇,有记载以来最高极值,暴雪不断刷新着历史的记录,银装素裹的大地给人们来了个冬天的惊喜,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圆首方趺,通高225厘米,宽83厘米,藏于西安碑林.雍正十三年(1735年)咸宁(今属陕西西安)人孙能宽书、魏振纲镌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刻崇祀位次图,下刻碑志,记载修碑经过,朝廷颁布新厘定从祀位次之事.全文600多字,跨越15年(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十三年),反映了康熙至雍正年间从祀人数、位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报纸博物馆     
在西德西部边境有一直美丽而幽静的古城,叫亚琛。这里有着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报纸博物馆,它创建于1886年,收藏着全世界数百种文字的12万5千多份报纸。有1520年出版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的世界上开张最大的报纸,即长120厘米、宽90厘米的《星座》;1829年在梵蒂冈城出版的《罗马日报》,即世界上最小的报  相似文献   

8.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2001年12月3日起,一向“躯实体壮”的北京青年报突然悄悄地变“瘦”了——版芯宽度由原来的33厘米改为32厘米,高度由50.5厘米改为52厘米。“壮小伙”一下子变瘦长高,帅气了不少。敏感的业内专家马上对这种按国际规格进行的报纸“减肥”行动予以好评。  相似文献   

9.
安徽泾县丁家桥丁姓宗祠碑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家桥,原名丁桥,位于安徽省泾县。清乾隆年间此处建有丁姓宗祠一座,1985年被拆毁,改建为丁桥小学。1986年春,丁桥小学师生在原祠堂东面附屋的老地基上挖坑植树时,在一米深处挖出了两块正反两面刻有碑记的石碑。石碑各长184厘米、宽105厘米、厚9厘米,为青岗石料。所刻碑文记分别记载了丁姓与黄姓、郑姓家族为新丰坝沟道争讼数百年的经过。1999年2月21日在丁桥又发现一块原丁姓宗祠石碑。该碑宽45厘米,高68厘米,石材为青石。碑文记叙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丁、黄二姓就丁姓为引新丰坝水达成协议的经过,是研究丁姓宗祠出土碑记的重要补充材料。因丁姓宗祠出土碑记具有经济、法律、宗族等多方面史料和研究价值,故予刊发。标题为编辑者所拟。  相似文献   

10.
每到岁末年初,家家户户都要挂一套或多套挂历,用以记事记时和装饰房间。笔者手中有一本1970年的英文版井冈山挂历,它是我从北京潘家园收藏品市场收购到的。挂历高42厘米,宽33厘米,共15张。 挂历的封面是臂戴红卫兵袖章的10位男女青年站在绿树成荫的小山头上,眺望前面的井冈山主峰的照片,上印毛泽东手书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日军侵华罪证.这张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由侵华日军司令部发出的纸质布告,尺寸不是很大,长只有54厘米,宽约40厘米,整体品相不佳,略有残缺,幸损字不多.布告全文共六条,内容如下: 一、日军决以日华之协力,(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迄至建设完成(为)止,在必要地区,(永久驻兵).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月,扶余县博物馆在废品收购站发现一锡钵(后征集回馆)。此锡钵口径11.5厘米,腹径12.5厘米,底径7.2厘米,通高8厘米。敛口、鼓腹、平底。钵身是用0.1厘米厚的锡片锻造而成,口沿内又加装一圈锡片,使口沿圆润变厚。  相似文献   

13.
<正>因南京市中心城区“小松涛巷地块”进行更新改造,在著名的民国建筑东方饭店工地上,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屋顶瓦,总数约有7千块之多。仔细考证一番,这些瓦片与武汉的发展历史有深厚渊源。城市更新现旧瓦民国建筑东方饭店的屋顶瓦均呈橘红色,每块长38厘米、宽24厘米、厚2厘米,重2.75公斤(其重量比同规格的南京地产瓦轻了0.5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砚长18.4厘米,宽11~13.6厘米,高7.6厘米,1992年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辽耶律羽之墓出土。根据该墓出土的墓志铭,知其年代为辽会同四年(941)。砚盒为银质,平面略呈梯形,内置箕形石砚,盒底有花式足13个,周边錾刻花纹。  相似文献   

15.
秦权     
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展览厅内,陈列着两件我国古代的衡器──秦权,一件是秦朝时期的铜诏铁权,1983年4月出土于甘肃天水市秦城区平南乡松林村。权重31.643克,通高19厘米,底径周长79厘米,底径25厘米,耳高5.6厘米,耳宽5.6厘米,耳厚2.5厘米。形作馒头状,底部有因重量不足而添加的金属,顶部为拱桥形圆棒状提梁,提梁柄的侧端镶一块9×9厘米、厚1厘米左右的铜板,上阴刻篆书6行40字,其中第4、6行为6字,其余4行为7字,为秦二十六年铜诏全文。铁权的表面有锈蚀,铜诏版“诸”、“大、“为”…  相似文献   

16.
近日,江西省彭泽县档案局(馆)工作人员在该县马当镇一农户家中发现了1张1949年的渡江船工光荣证。这张渡江证长28.8厘米,宽19.5厘米,单面石印,右侧印有渡江船工光荣证字样,左侧盖有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由总政治部宣传部作为党内参考资料,于1942年11月在延安刊印发行。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厚2.5厘米,长17厘米,宽12厘米。共计258页44篇文章;下册厚3.5厘米,宽、长同上册,共计412页70篇文章,另有4个附表。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姜堰博物馆和徐州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紫气东来圣旨驾到”馆藏圣旨精品展,展出明清时期圣旨20多道,其中姜堰刘氏一族受朝廷封赠的五道圣旨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关注. (一) 这五道圣旨纵30厘米、横200多厘米,丝质、五彩、云头底纹,左右两边饰有升降龙图案.右边汉文,从右向左书写,左边满文,从左向右书写,基本保存完好. 五道圣旨中,第一、第二道是关于刘惟馨的两道圣旨,分别是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朝廷给刘惟馨父亲刘赓歌、母亲王氏的诰命,嘉庆十四年正月初一日朝廷再次给刘惟馨已故父母的诰命(赠封).朝廷因为刘惟馨父母教子有方,培养出了刘惟馨这样的对国家有功之臣,而封其五品荣衔.  相似文献   

19.
钢镀金托玻璃果盘 1958年10月,波兰波中友好协会访问代表团赠中波友好协会铜镀金托玻璃果盘,长38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  相似文献   

20.
脸盆大的印章?!嗨嗨,乱话三千!有实据为凭。1990年12月21日出版的某报有一则广告:遗失某县某厂直径为36厘米合同专用章一枚,自登报日起凡盖有直径36厘米本厂合同章的签约书件全部声明作废。白纸黑字,两次宣告此印章有洗脸盆那么大——直径为36厘米。如此庞大,可谓“世界印章之最”了。此类笑话,其他报纸也见过。如直径为4.5厘米的方柿错成45厘米见报,被读者讽为“比大南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