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教学应培养使学生一定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深刻性,即分析问题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深刻性的训练,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一、正确认识其重要性是进行数学思维深刻性训练的出发点1.思维深刻性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因此,数学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的先进教育观念。让学生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会用类比、归纳进行推理探索,会反思建构调整思维进行合理表述,从而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培养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思维的深刻性、敏捷眭、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而采用不同的培养手段。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目前,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解答数学题目的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反思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授之以鱼",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反思能力,才是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创新是体操的灵魂.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学数学教育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首要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积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推进新的教学方法,从"授学生以‘鱼’"转变为"授学生以‘渔’",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后盾,厚积薄发,勇于质疑,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数学王国里璀璨的明日之星.  相似文献   

5.
张香敏 《考试周刊》2013,(28):90-90
<正>学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故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好"思维的体操课——数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数学课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一、注重培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怀疑感",它是对现有理论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  相似文献   

6.
<正>在千变万化的数学世界中,面对"包装"各异的题目和复杂繁多的解题方法,需要具备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睛和洞察一切的敏锐思维。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和深入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思想贯彻于课堂之中,注重总结和归纳解题的规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向学生"施于"数学方法,以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是高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师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理解数学的真谛,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良好的思维习惯又要落实到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上.归根到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阶段性特点,指导学生在解题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力培养教学,文章从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法、形成思维品质等方面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从数学的本原出发,教会学生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比教给他们数学知识更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运用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目前广大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课题。1.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体参与。主要做法是: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第一,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激发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学应力避机械灌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师的有效启发下,实现理解的"顿悟".文章重点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教学,促使学生"顿悟"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理论把传授知识当做首要任务,这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体会不深,理解不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开拓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要成为学习者、指导者、研究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他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到教师适应学生的学的观念转变.教师要研究每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却有失偏颇.学生得到了"渔",即方法或技能,其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能发挥出来了吗?方法、技能显然不能与主体、主动划等号.更何况这"渔"还是教师"授之"的呢.这中间得有一个"桥梁",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一门崇尚理性的学科,其核心在于"思维"二字.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强调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通过导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应当成为教师着重思考并须不断尝试的问题.一、数学思维品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伟 《快乐阅读》2011,(5):114-115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共同采用的活动途径、活动方式和手段。任何教学形式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决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夸夸其谈。1.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  相似文献   

15.
一、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重视数学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实施新课程改革,"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的呼声愈来愈高,学生学"渔"是一个学会思维的过程。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成功,必然是喜悦的,这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动  相似文献   

16.
张立刚 《考试周刊》2013,(66):65-65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教师讲"变成"学生学","师生"变成"朋友","注入式教学"变成"发现问题",要求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古语言“授人以鱼,不如授入以渔”.我们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还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究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潘勇 《教育导刊》2005,(7):43-45
解题是每位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要面临的基本任务,解题能力是学生的必要能力,而解题能力应根植于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通过习题课的策划,抓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才能在教学中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一、从一题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老师讲解教材,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学习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解惑能力、自学能力.高数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引进很好地实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规律、总结归纳,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数外以三大主科的重要位置一直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而其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在新课改下,对数学课的要求是不仅仅需要教给学生简单的数学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前时代,数学教师结合数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教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严谨、全面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的学习一向是严谨、缜密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也需要教师为学生精心构建.通过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点拙见,愿意和广大同仁分享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