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显想 《快乐阅读》2011,(18):77-78
教育是兴国的根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祖国四化建设。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存在了一些不良的学习心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良心理。本文研究了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类型,并提出了班主任该如何帮助学生调控不良的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明的纪律,还需要班主任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动态,更需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有效地利用心理效应,加强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心理效应的影响如果没能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将会对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体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了解、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作用和影响,采取有效的方法,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明的纪律,还需要班主任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动态,更需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有效地利用心理效应,加强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心理效应的影响如果没能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将会对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体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了解、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作用和影响,采取有效的方法,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中发现,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二、运用"破窗效应理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三、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心理效应的影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这对班主任平时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儒德 《教育》2012,(16):61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姊妹篇,重点探讨对班主任工作非常有用的48个心理效应。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由复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社会影响,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与心理也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心理辅导不是"额外工作",而是分内工作。通过引导,能帮助学生调动内心的积极力量,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提高心理自助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有很多"效应",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受着这些效应的影响。从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从而为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一些不良的心理效应、心态,也包括心理问题等。预防、消除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要从教育管理入手:首先班主任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其次要采用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9.
甄荣 《考试周刊》2014,(85):180-181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严肃的,其在辅助中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心理效应能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帮助班主任解读学生和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巧妙地使用一些心理效应,能让班级管理更为顺利,进而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充满个性的学生,因此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真正"管"到学生心里去,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三个心理效应。一、把握好度——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自己人效应"常被忽视,班主任没有把学生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是把学生当作管教的对象,无形中扩大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使敌对情绪的产生,使学生筑起与班主任格格不入的感情堡垒.如何发挥"自己人效应"呢?笔者在此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蕴含的期待效应对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有重大的启示。班主任应把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精神实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班主任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与管理过程中,也极易产生标签效应,给一些学生主观地贴上不良"标签"。这时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早已被先入为主的臆断想法霸占了应有的理性分析,出现的结果往往考虑不周全,对学生是不公平的,甚至会深深伤害到学生。我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  相似文献   

14.
"搭便车"心理效应是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的一类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不进行有效思考和动手操作,只是坐等最终实验结果,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搭便车心理效应的具体表现、危害及防范措施进行了重点探讨,希望为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吴启霞 《教师》2016,(5):118-119
心理效应,其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中,是指大多数人在这种相似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反应现象,它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班主任有意识地、巧妙地应用心理学原理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对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将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使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它能启示我们一些具体的制胜招式和技巧,使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及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借助心理效应的作用,对如何利用心理效应优化高三毕业班的班级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和指导者,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呵护与有效指导。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与指导,不仅仅限于学生的身体与学习,还包括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学生对班主任的有形与无形影响极易产生"共鸣——兴奋——内化"效应。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有其自身的有利条件,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显示,极少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的不适应行为,需要进一步做心理诊断。部分学生表现出焦虑、恐怖、抑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生活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因此,如果因学生容貌、智力、性格、品德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学生存在偏袒行为,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偏袒行为,易引起学生哪些不良心理呢?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越高,收到的教育效果就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和运用心理效应,从而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也谈几种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此意义上,班级也就是学生们的社区,社会心理效应同样在起作用,作为社区首席管理者的班主任,掌握相关的社会心理效应知识,对于优化班级管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无意于社会心理效应的学理探讨,而旨在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诠释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希望能给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事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很容易出现思维和认知上的偏差,由此而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不良行为表现。这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地给予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本应快乐的青春阶段少一些烦恼,健康地成长。心理学专家霍林沃斯把这一时期称作是"心理性断乳期",此时,班主任要在心理辅导上多动脑筋,帮助学生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