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博尔赫斯创作的短篇小说《刀疤》讲述了穆恩怀着爱国理想参加了爱尔兰独立革命党,却在直面战争的残酷现实后为保全自身、背叛朋友的故事。这段经历并不是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是穆恩以英雄的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名为"博尔赫斯"的叙述者讲述关于刀疤的记忆,然而他自己实际上却是故事里的叛徒。文本中多重叙述者"我"的出现凸显了记忆叙事的不确定性,也暗示着穆恩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16,(7):34-35
<正>英雄战士美国一家公司曾与媒体联手,举办了一个英雄评选活动。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有一个叫休·汤普森的军人,知名度并不大,但他的英雄壮举非常耐人寻味。1967年,汤普森参军后赴越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为了使被美军包围的9个越南平民免遭屠杀,他调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他的行为挽救了越南平民的性命,却让自己陷入孤立与误解之中。有人视他为叛徒,为此他遭到非难并受到官方调  相似文献   

3.
近来学术界对李秀成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在看来,李秀成是真降不是伪降,李秀成是叛徒不是英雄,已经真相大白,可以定案了。公开支持“苦肉缓兵计”、正面宣扬“万古忠义”李秀成的文章,已经不多见了。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评论家在肯定李秀成投降是事实、承认李秀成的确是背叛了革命之后,却又端出种种“论据”,仍然要把李秀成打扮成一个混了不起的农民革命领袖,他们宣布,李秀成虽然投降了敌人,但就他的一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历史人物。所谓“功过”论、“局限性”论、“不  相似文献   

4.
一我这里所要说的宋江,既不是历史上的宋江,也不是经过金圣叹改造过后七十一回本《永浒》里的宋江。而是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里的即原来的那个宋江.自来评论《水浒》者,对宋江的评价分歧最大。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领袖;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叛徒,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也有人想把这冰炭不能相容的二者调和起来,说宋江前期是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领袖,后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叛徒,是镇压农民起义军  相似文献   

5.
叛徒考茨基     
在学习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论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反面教员的名字,这就是被列宁称之为“糟塌马克思主义的头号伪君子和能手”——叛徒卡尔·考茨基。考茨基究竟是何许人?他怎样从投机革命走向了背叛革命?怎样从“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看看他的小传,会有助于我们从反面去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重要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一八七九——一九四二)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曾是反对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战士,后来变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辩护士;他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后来却又成了叛党分子;他接受并且宣传过马克思主义,后来又堕落成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和人民革命事业的罪人。事实告诉我们,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出全面的历史的正确评价是不容易的。因为人们会很自然地问:对于陈独秀不论怎么全面地历史地去看,最后他总是个叛徒吧?是的,他背叛了党和人民革命事业,这是他一生的最后结论。但是,是否因此对他早期的贡献就应当否定呢?我们认为是不应该否定的。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大家知道,过去在林彪、“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7.
对李秀成的评价,已争论一百多年了,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看法:一、认为李秀成是英雄:二、认为他是叛徒;三、认为他是犯了错误的英雄。我是持第二种看法的,所以对《学术论坛》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论李秀成》一文的某些观点颇不赞同。现谨择要商榷,并力求用李秀成自已所说的话来回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斥责那个血腥镇压巴黎公社的侏德小丑梯也尔,是一个“大拇指般的小人物”,这个小人物妄想装扮成“英雄”,“他满以为自己是一个伟人”,“甚至能骗得他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的谎言和自己的伟大。”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就是梯也尔一类的反革命侏儒小丑。他本来是一贯抵制和反对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可耻叛徒,却无耻地妄图把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记到自己的“功劳簿”上,欺世盗名,“把自己的耻辱拿来吹嘘”!  相似文献   

9.
"背叛"主题存在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该主题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双重文化的夹击下身份认同的困惑。就"背叛"的具体内容而言,小说《美国牧歌》的背叛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的背叛,对主流文化和权威的背叛,以及对身份的背叛。区别于前期作品的叛逆姿态,罗斯在这部小说中开始直面自身的犹太传统,甚至以同情的基调正面描述犹太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出犹太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他在背叛友情后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儿时背叛友情,在美国自我的成长并最终来完成内心的救赎这一线索,来展现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石达开是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一位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人物。可这几十年来,他的帽子也相当可观。激烈一点的,有什么“阶级异己分子”、“地主分子”,什么“野心家”、“骗走二十万太平军战士”、“背叛革命、分裂革命”,什么“变节投降”、“可耻的叛徒”,等等等等。平和一点的,说他是“地主阶级出身”,“意气用事,走上分裂主义道路”,“最后兵败向敌人乞降”,“玷污了太平天国的旗帜,蒙上了一层投降的黑纱”,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12.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镜子"意象作为"抽象感知世界"重要的形式意义,可以说是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叛徒与英雄的主题》和《特隆、乌巴克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讨论"镜子"意象是如何作为博尔赫斯小说"抽象感知世界"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歌颂投降派的反动实质,从根本上批判了《水浒》评论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为我们正确地评论和讨论《水浒》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文化大革命前关于《水浒》的评论,几乎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其中一个主要看法:《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象”。文化大革命后的一些评论,虽然批判了宋江,指出他是叛徒,但仍没有把《水浒》当作反面教材,认为这部作品既塑造了一个叛徒、投降派的典型,也塑造了一批挺立梁山峰巅的英雄。究竟《水浒》是一部反面教材,还是半部反面教材?究竟应当怎样看《水浒》所塑造的各种农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6页:“1862年,由于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不久,英勇就义。”笔者认为,其中“歹徒”说成“叛徒”更准确。《辞海》对“叛徒”是这样解释的:“通常指革命组织或政党成员中背叛革命,投靠敌人,或被捕被俘后,向敌人自首并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事业的分子。”通过此注释可以分析出划定一个人为叛徒的必要条件:一、此人须属于一个革命组织或政党;二、此人须投敌变节,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  相似文献   

15.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镜子"意象作为"抽象感知世界"重要的形式意义,可以说是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叛徒与英雄的主题》和《特隆、乌巴克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讨论"镜子"意象是如何作为博尔赫斯小说"抽象感知世界"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1等霸王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耶稣受难记霸业29550万美元(美国)霸Story本片讲的是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耶稣在最后晚餐后拒绝撒旦的诱惑,并因为犹大的背叛而被罗马人逮捕.后者对他提出亵渎神灵等控诉.并下了钉在十字架上的死刑判决。在前往各各他(地名)被钉的途上,他以尊贵的身份受尽人类折磨.但是却教懂世人爱和宽恕的真理……霸评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五年第一期《天津师院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运用典型化原则,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黑文。黑文作者署名张焕。张焕是谁?他就是叛徒江青和她在天津的那个死党的得力干将、自称为“天津王洪文”的市文教组前主要负责人。他的这篇黑文,在“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的破旗下,在“反真人真事”的鼓噪中,以谈“典型”为幌子,为叛徒江青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反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无产阶级发动进攻,替“四人帮”在四届人大期间的组阁夺权阴谋卖力效劳。这篇黑文必须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8.
凌其旺 《考试周刊》2014,(30):21-22
<正>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上,李秀成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毁之,说他晚节不保,在囚禁中奉承敌人、摇尾乞生,把李秀成定性为一个无耻的叛徒;也有人誉之,为李秀成鸣冤,说李秀成是一个值得后世纪念的农民起义英雄,应该为李秀成彻底平反,去掉"叛徒"的帽子,还其"忠王"称号;还有人说"忠王"李秀成是为了挽救太平天国事业而"伪降",其自首是一种策略,旨在哄骗曾国藩相信并无杀害幼天王及并无剿灭太平军余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示我们: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苏联从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大资产阶级专政、法西斯专政的社会帝国主义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反面经验。研究苏修叛徒集团是怎样背叛  相似文献   

20.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文坛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1936年),被人们誉为美国戏剧之父。他的成名作《天边外》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痴迷于梦想,却背叛了梦想,最终怀抱着梦想死去的悲剧。本文拟就《天边外》的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