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在2005中国北京(望京)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推介会上,北京市朝阳区有政府官员宣布了望京创业园将针对“海归”人员推行保姆式服务的政策。其中,诸如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创业扶持资金最高10万元,到望京创业的“海归”人员子女可任意选择朝阳区教委所属的名校就读,对需要融资的留学人员企业,可提供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股权投资等业务,朝阳区政府还将在采购时优先采购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的产品等“优惠政策”跃然纸上。(2005年10月18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09,(4):46-48
北京 望京留创园出台“信心计划”;上海 计划3年引进100名海外“领军人才”;上海 三成“海归”抢滩上海经管类占57%  相似文献   

3.
张琦  王堃 《神州学人》2014,(3):26-27
我们从事海归创业服务工作10余年,先后服务过近20位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为近千家海归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作为最早一批从事海归创业服务的工作者,亲历了李彦宏、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8日,欧美同学2006北京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千余人参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寄语广大留学人员:要用世界的眼光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建言献策;要积极自主创新,为实现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要参与民间外交,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上百位海归竞相建言,以他们国际化的视野关注中国的发展,为海归创业出谋划策。海归与国家竞争力:发挥优势,增强国力海归与国家竞争力是本次论坛的重点议题,引起了海归们的共鸣。“海归对提升…  相似文献   

5.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6.
《南昌教育》2009,(10):35-35
中山市“大学生村官”招考首次出现“海归”的身影。这天上午9时许,两位分别毕业于瑞典于默奥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海归”硕士梁伟民、刘杰,快步走进中山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的笔试考场,他俩和东区另外125名大学生,同场竞逐该区3个“村官”职位。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03,(4):31-31
2003年2月22日,来自大华府地区80余名留美学子冒雨赶到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倾听由江苏奥雷光电首席执行官黄振春博士谈回国创业。黄振春博士曾任大华府大陆大专院校校友联合会会长,全美以及大华府地区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南京同乡会秘书长等职。2001年6月,率6位旅美博士团队回国创立了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及“南京光有源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并购了一家当地的原台资企业,使其扭亏为盈。目前,他建立起了一个阵容强大和高效的“海归”团队,产品研制开发不断增加,公司运作和市场运作健康,是目前“海归”派比较成功的人士之一。此次黄博士回…  相似文献   

8.
徐妍 《神州学人》2002,(7):10-11
北京“国际周”自第五届始改称“科博会”。与以往的“国际周”一样,拥入“科博会”的济济人才当中,有一个群体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他们就是被称作“海归”的留学人员。就在“科博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了汪建等10位“海归”“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荣誉称号。和全国其它城市相比,留学人员已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北京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近3万人,是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最多的地区和城市。汪建等10名“海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9.
渭茂 《神州学人》2005,(8):16-17
“2005’上海诺奖大师论坛”4月2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国的两位青年“海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曹谊林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斌博士与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台演讲,尽展中国青年科学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0,(10):6-6
【新华网】海归一直被相亲界奉为“绩优股”.单身、适龄.有结婚意向的海归更是婚恋市场的“紧俏货”。然而,年轻海归一代同样面临着“长期抗战”的境况.“女恨嫁,男未娶”的现象在年轻海归中已不鲜见。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教育信息》2006,(4):27-27
中美商会最新调查表明,“海归”人才仍是不少外企争抢的人才。调查对2005年外企各级管理人员的薪资进行统计,其中“海归”职员平均薪资增长幅度超过外籍员工及港澳台员工,名列首位。据《北京日报》消息,调查显示,2005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外企中薪资增长达5.18%,名列第一;其次是外资企业在华雇用的外籍员工,薪资比去年增长5.03%;第三位是香港员工。不过,总裁级管理人才中,港台人士最受欢迎,薪资增长均超过5%。而内地的“海归”则在担任部门主任、技术主管等职务方面最具竞争优势。虽然“海归”人才的上升势头迅猛,在外企高级管理人员中,其薪…  相似文献   

12.
中美商会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海归”人才仍是不少外企争抢的人才。调查对2005年外企各级管理人员的薪资进行统计,其中“海归”中国内地职员平均薪资增长幅度超过外籍员工及港澳台员工,名列首位。据《北京日报》消息,调查显示,去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外企中薪资增长达5.18%,名列第一;其次是外资企业在华雇用的外籍员工,薪资比去年增长5.03%;第三位是香港员工。不过,总裁级管理人才,港台人士最受欢迎,薪资增长均超过5%。而内地的“海归”则在担任部门主任、技术主管等职务方面最具竞争优势。虽然“海归”人才的上升势头颇猛,在外企高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番可以说是部分媒体几乎连篇累牍的轰炸式的“渲染”之后,关于“‘海归’变‘海待’”的报道以及有关“海归”与“海待”问题的探讨或者争论,目前进入了平静期。但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的社会舆论似乎一度让有些人对“海归”失去信心,“海归”的形象和在中国社会中的分量也似乎大打折扣。那么,“海归”在中国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真的下降了吗?“海归”在中国的未来又将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萧杨 《留学生》2013,(12):1-1
对于中国海归人才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为何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随着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加,今日海归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超他们的前辈改革开放以前,包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归数量非常少。2000年左右,每年回国的海归大约只有两万人、但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每年回国海归是27万人,而在出去的40多万人里,很多人未来也可能回归.海归人数的增加,让昔日的“抡手货”不再那么吃香,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海归”变“海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当下谈起留学生就业,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我国去年海归人才超30万”、“海归就业遇冷”、“海归精算学生遇尴尬”、“海归就业战,你的心理够强吗”……时时扑来的媒体报道,为即将结束留学生涯、真正扛起社会责任的留学生带来了种种揣测和不安。 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就业考验着每一个留学生对梦想的坚持。这个过程充满了眼泪与欢笑、期待与失落、坚持与放弃、失去与收获。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当《神州学人》封面将中共十四大代表中的三位留学回国人员郑志鹏、郑成思、冯长根定格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他们多少还显得有些腼腆;五年前,中共十五大召开之际,我们带着欣喜翻找着各位十五大代表的“留学经历”,四位“海归”代表白春礼、冯长根、曹健林、龙以明被我们聚集在《神州学人》的彩插上;时隔五年之后,中共十六大代表中,我们又惊喜地看到了更多的“海归”面孔:白春礼、冯长根、吴启迪、闵维方、潘云鹤、黄达人、郑南宁、黄伯云、龙以明、谭铁牛、展涛……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11,(8):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海归收入满意度问题广受关注。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度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海归的薪酬在5000元以内,其中近三成处于“小白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辉宗 《神州学人》2004,(6):19-19
在“海归”当中,刘明康绝对是精英级的人物。能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掌舵人之一,刘明康绝对是“海归”的骄傲。  相似文献   

19.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33):69-69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调查还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话题     
《留学生》2010,(6):6-6
海归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新闻网]《世界日报》报道.专家指出,30年后的今天.号称“海归”的前留学生们将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美国之音”报道了华府权威智库布鲁京斯学会4月6日举行的“海归现象”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