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转化是一种数学观念,一种数学思维方式,转化思想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将新问题有意识地转化为已知问题或简单的基本问题,从而获得解决.具体的说,转化思想就是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一般的问题转化为特殊的问题,把高次的问题转化为低次的问题,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  相似文献   

2.
王培文  张洁 《教书育人》2013,(14):28-29
一、做真实的校本科研就要研究真问题研究问题求大求新不是真问题,一味地追求时髦,远离教学工作实际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研究真问题就要研究那些小而精的问题,不可贪图数量之多。集中精力研究一个问题,可以让问题解决得更加透彻,同一个时间研究4~5项课题,人员的紧缺、时间的紧张,实践的减少,反思的不足,因这样的行动而产  相似文献   

3.
龙耀 《教书育人》2011,(33):4-8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包括教育投入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城乡教育差异问题、高校自主权问题、高考改革问题,等等。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各种教育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又都指向教育行政权力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教育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主要题型: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定,距离问题。弦长、弦中点问题,定点问题,定值问题,最值问题,对称问题,定比分点问题,范围问题以及夹角问题,结合典型问题,对这些题型相应的规律方法给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宋振全 《物理教师》2011,32(2):62-64
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是历年高考选择题中必考的习题,这类问题着重考查的学生的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做这些问题时易出错,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习题谈一谈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圆的滚动问题是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但是相当多的同学对此类问题在理解上存在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作如下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孱弱,通过课题立项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小策略:模仿发端,提出问题;搭建支架,托出问题;逆向构造,命出问题;基于开放,钓出问题;营造情境,孕育问题;基于变化,创编问题;反面切入,发现问题;类比联想,导出问题;拓展引申,萌发问题;改词易字,变出问题;否定假设,提出问题;"元认知性提问",引出问题.并辅以案例分别阐释,以助力学生的问题发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际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不会告诉你是物理问题还是数学问题;对一些实际问题既可以找出它的物理模型,又可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如对最短距离问题可以建立物理反射定律模型和数学轴对称模型,通过两种模型的对比,以选取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耀 《教书育人》2011,(11):4-8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包括教育投入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城乡教育差异问题、高校自主权问题、高考改革问题,等等。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问题的深人分析,我们发现,各种教育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又都指向教育行政权力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教育行政权力的滥用、误用或不用而产生,有的则依赖于教育行政权力的合理...  相似文献   

10.
王坤 《教学与管理》2012,(27):123-125
"助":帮助、协助、助推。"答":回答。"助答":可直接理解为帮助、协助、助推学生回答问题。和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样,助答问题也是有效问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重视问题提出前的设计、问题提出时的呈现方式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重视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是远远不够的,同样  相似文献   

11.
设计新颖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通过设计趣味型问题、开放型问题、互逆型问题、迷惑型问题、联想型问题、探索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延展型问题等,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思维活动中进行创新,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综合问题的设计都是由若干个基本问题整合而成的,破解这类大型综合问题的关键是将其分解,即找到综合问题的整合过程,分解出构成综合问题的一个个具体基础问题,从这些小问题入手,就可以突破一道道难关。  相似文献   

13.
围绕全局优化问题,对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分析,针对过程变量优化问题中普遍存在的多峰现象,探讨了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全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的方法.通过对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计算,表明该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问题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从而凸显了对问题意识的关注。然而,现在的问题意识研究大多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问题意识。要知道,欲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本文就教师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修改稿)》强调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有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  相似文献   

16.
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学生基于"问题"来开展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从教学实际来看,尊重发现问题的权利,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培育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崴 《教育研究》2005,26(7):25-28,43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问题或成为问题的教育管理现象。根据教育管理问题的性质,可从不同的角度把教育管理研究的问题分为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常规问题与革命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必须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人归纳出“中日敏感问题”,即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美安全合作问题,战争赔偿问题,光华寮问题和教科书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法律性质的争端。该文通过对战后中日法律关系文件及规约内容的考察。来解读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以及日本违反国际法发动侵略战争这种犯罪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把民族问题看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当代国际上民族问题的势态看,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普遍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现在,社会上有人认为应该淡化民族特点、淡化民族问题。尽管这种认识的出发点主观上可能是为了促进各民族早日融合,早日解决民族问题,实际上是忽视民族特…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中的“发展”,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既是技术问题又是伦理问题,既是环境管理问题又是文明问题,既是生态保护问题又是社会变革问题。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现实的“发展”既要面对问题——业已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和即将出现的各种生态挑战,又要面向未来——建构一种适宜发展的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态正义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