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生成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任意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认真备课、精心预设,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欲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促进知识生成、认知建构的作用,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和对生成的驾驭,而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结合点,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缺少生成的课堂不够精彩,缺少精心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一节课体现的生成应该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准确把握,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与无序的统一。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伪生成"现象,要去伪存真,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今天,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已经成为每个老师非常关注的教学热点问题。老师们已经改变了观念,理念上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处理,但是当真正遇到课堂生成的问题时,究竟该如何面对又都是一线教师的困惑,那如何对待课堂预设中随机出现的生成,让它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这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索的。精美的预设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预设与生成,教师运筹帷幄,会让语文课堂更显精彩。  相似文献   

4.
预设与生成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会得到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提问,也会出现无法预料的结果,让教师措手不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前瞻性的准备——预设。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习、碰撞后的新火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巧妙地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合情合理的预设,机制巧妙地处理生成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条件.何谓预设?预设即备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景和教学行为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空间.何谓生成?生是一种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生成追求的是本真本色.精彩生成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共鸣激起和创生的浪花,课堂呈现的是原生态的事实和景观.  相似文献   

6.
教学预设指的是教学中的预测及设计,是在课堂教学前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安排教学;而教学生成指的是教学中的构建及发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协作中发现的超出于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分别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教学预设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对教学文本的充分尊重;而教学生成则是表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权,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本文便研究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及生成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本文内容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7.
教育需要预设,但更要重视生成.中学历史课堂拥有丰富的教育生成资源,学生提问就是众多生成资源里最普遍、最常见、最应该有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之一.教学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总能在学生的提问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轨迹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有些教师却囿于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仅不能有效利用,反而是简单甚至粗暴地对待,这样不但会浪费宝贵的生成资源,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如何巧妙利用学生的提问,有效生成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合作,学会探究。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教学是有规律的,课堂需要预设;教学是动态的,必然会生成。如果课堂没有预设,就不会有生成。课堂的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一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前预设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决不能只依靠预设.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将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转  相似文献   

10.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在从语言到提问,情境都必须要有预设,其次加上课堂教学中的灵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在通常情况下,这对矛盾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预设严谨不一定生成有效,预设不够肯定生成会不足。研究表明,预设是对文本的关注。生成是对人本的关注。教学预设是学习生成的基础,没有好的预设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预设可以让教与学的活动按课前的安排有序地运行,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工作,是对教学的理性的思考和布局。当课堂生成出现时,老师的合理引导,不但能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达到尊重学生、保护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预设中体现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把握;生成里反映课堂信息的交汇与碰撞,展现师生的智慧与灵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可以完全预设好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教与学过程.课堂教学的环节是需要设计,但并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全依靠教学设计,而是要根据课堂中学生们的表现和实时的课堂氛围,有机地整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当地组织好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有效地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14.
预设,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状况认真分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如何展开提前进行的思考与设计,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实际的课堂也确实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应对。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还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教育时机和教育资源。即有效的教学必定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离开了预设,生成就如无线的风筝;没有了生成,课堂便是一潭平静的湖水。因此,课堂因预设而高效,因生成而升华,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6.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引导和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活动规律的过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预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预设要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善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做周密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预设就是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新课程改革呼唤生成,因而我们应该关注精心的预设.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即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生成才更具有方向性和有效性;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目标预设要从确定性到灵活性,环节的设计从单一到多向.也就是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进而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要着力如何指导学生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确立新的课堂观即动态生成的课堂观。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而且更应关注动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在课前进行的教学预测和设计.生成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高度关注学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学习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教学预设,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意外"等素材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发挥教学机智,注重课堂生成,方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