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界》2012,(8):128-129
赵朴初的诗词、书法在艺术界闻名遐迩,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诗词促进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赵朴初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和名居士书法大  相似文献   

2.
黄蔚 《收藏界》2010,(1):87-89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上多才多艺,绘画与书法均有建树。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徐悲鸿在艺术上的定位首先是画家,尤其是奔马,几乎演化成徐悲鸿绘画的代表性符号。由于画名卓著,虽然徐悲鸿在书法上亦有相当的造诣,可书名被画名所掩,并不太为人所知所重,对他书法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3.
高鹏 《收藏》2012,(13):147
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入,书法艺术近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清帝书法,尤其康雍乾三帝御笔,市场表现尤其突出。这一现象的出现,毋庸讳言,并非他们真有天纵之才,临池深功,帝王书法的稀缺性及其背后附属的政治与历史价值,才是藏家追捧的主要原因。康熙御笔行书"忠贞炳日"就是一件内涵丰富的重要作品。此额作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赐书对象为已故福建总督范承谟。  相似文献   

4.
温玉鹏 《收藏》2018,(7):22-27
中国历代帝王中,最热衷于题字作跋的莫过于乾隆。御览之下,必有跋语,驻跸之处,自有题字,但凡书法、绘画、陶瓷、玉器、石刻乃至文玩、家具、建筑,都留下了乾隆的题记,尤其是清宫旧藏的书画(图1),更是“重灾区”。如此沉迷于题字作跋,那么乾隆的书法水平究竞如何,乾隆又是怎样鉴赏古代书法作品的呢?  相似文献   

5.
高玉书 《收藏界》2014,(9):142-144
阎振堂艺术简介阎振堂,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国家文物局原分党组副书记,原副局长,原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收藏家协会原法定代表人、会长。阎振堂,笔名长通、印真、陶然等。1935年9月生,山西文水人。阎振堂先生研习书法几十年,在行书、隶书、篆书及草书上均有造诣。几十年来,尤其到中国收藏家协会工作的十多年来,他以书法会友,临习或自己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参加过不少书法展览,举办个人书法展,给国内外的许多朋友写过几千幅书法作品,受到各方的赞誉和好评。阎振堂博采众家之长,深得二王之妙,书法苍劲灵动、纯朴自然、赏心悦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轨迹。他以行、草、篆、隶四种书体书写的横幅、楹联、中堂、扇面、四条屏、斋名、匾额、题词、贺词等内容主要包括:对民间收藏方面的认识、感悟;品悟人生、健康快乐等方面的一些警句、名言;以及给人以知识、教育和鼓舞的古典文学、名人诗词等。  相似文献   

6.
书法档案是书法活动的历史资料,是传承中华文明、进行书法创作的宝贵资料。本文在阐述书法创作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书法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效,阐明了书法档案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育世界》2014,(12):F0002-F0002
梁新云,又名梁兴荣,男,陕西宁强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参加陕西智性书写双年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入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入编《20世纪陕西书法篆刻集》、《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百年陕西文艺经典》、《陕西中青年书法家作品收藏提名展》。  相似文献   

8.
《收藏》2020,(10)
正书法是一门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相对来说只是个小圈子,在实用书写趋于式微的今天尤为如此。奢想天下人都来"书法",似全都当和尚谁来种地呢?所以圈内人看书法还是应当客观些。首先,书法就是书法。事物有区别,是因为属性异。事物有苟同,是因为相互之间有联系。书法有自身属性,这种属性决定书法是书法而不是绘画。在继承前提下创新,创新才是有效的,才有意义和价值。书法与相关事物在联系上往往有一个模糊边际,边际相切,缘于吸纳与融合。书法与画国画笔墨纸砚通用,用笔方法、线质线性也颇多相通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涌现了许多书法大家。其中在宋代出现了四位杰出的书法大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他们是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之所以这样排列,恐怕是以书法影响大小来论,如果按时间顺序排,蔡襄无疑是米芾、苏轼、黄庭坚的前辈。其中米芾书法以超逸取胜,苏轼书法以气势取胜,黄庭坚书法以诗境取胜,蔡襄书法以古趣取胜。  相似文献   

10.
书法功夫     
李海亭 《精武》2007,(1):42-43
书法功夫,就是用类似写书法的形式练习拳械套路、修持内功方法的总称,也就是把书法与诗词艺术直接运用于健身运动,使书法、诗词和健身完美地结合起来,合而为一,练书法,诵诗词,畅胸怀,澄心志,柔筋骨,壮腰身,调阴阳,固精神。现将其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浩云 《收藏》2009,(6):42-45
在明代中期的苏州,有三位才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宠。他们多才多艺,特别是在书法方面功力深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号称“吴门书法三大家”,代表了明代中期书法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由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把汉字书写艺术视为传承文明的国宝,世代绵延,不断推陈出新,在汉字书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先人先贤、仁人志士,都在为汉字书法艺术贡献着毕生的精力。其中知名度较高的书法名人不胜枚举,他们在书法殿堂中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寇克让 《收藏》2016,(10):36-43
当代书法十分活跃,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对于具备辨别能力的专门研究者,这无疑是一个黄金时期,而一般人很容易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为此,出版社约我写本书法学习的指导书,这就是去年以来收到不小反响的《书法没有秘密》。  相似文献   

14.
王文杰 《收藏》2010,(11):172-172
王文杰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成员,兰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书法、文学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著有《大风歌与垓下歌》作品集、《中国书画博览·当代名家王文杰卷》。  相似文献   

15.
包明达 《收藏》2008,(5):57-57
吴弗之,浙江浦江人,现代名家,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擅长花鸟写意,作品重生机,求高格。笔者在1995年偶然间收藏到画家的一幅水墨兰竹图,因幅仅尺余,且无画家钤印。故未受卖家重视。其实,此画笔墨精妙,书法道逸,尤其是画家所题款识:“曾见罗雨峰有此意境,  相似文献   

16.
欧阳长桥 《收藏》2012,(21):104-107
传世李叔同(弘一)书法以其出家后所作为大宗,有关其早年书法轨迹的史料十分缺乏。而西安所见清拓《宋璟碑》"李成蹊"题签已然成为我们可以依据的重要史料。作为迄今所见清末民初碑派书法健将李叔同唯一题署的碑帖,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1,(6):136
2011年4月24日,由北京道东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入古出新——马子恺古篆书法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见心会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马子恺近期创作的40余幅书法新作,  相似文献   

18.
陈树群 《收藏界》2011,(1):64-67
1880年,晚清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文人雅士们追求风雅的习惯仍一如从前。这一年,原籍无锡的晚清官员顾森书与书法精绝的御窑厂画师程友石合作制作了一套书法小盘。小盘全套九块,盘内书法精美,内容为明志,咏酒。  相似文献   

19.
朱浩云 《收藏》2010,(2):90-94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以来,名人书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能上拍的名人书法不多,偶尔亮相,市场价位也不理想。但是清末遗老、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1858~1927年)和梁启超(1873~1929年)的作品屡屡有上佳的表现。康有为的书法字如其人,狂放不羁;梁启超的书法工整朴拙,刚柔相济。90年代他们的大幅精品很受市场青睐,价格有时突破1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7,(11)
2012年8月,《书法没有秘密》出版,不仅在介绍字体流派的基础上,指明了各体入门的途径,也对古代书法史中的很多事件、人物做了新的解释,扑朔迷离的书法历史更进一步贴近真实。该书作为一部书法思考之作,以其通俗性成为书法学习者的参考指南,因此受到读者好评,颇为畅销。2017年11月,《书法没有秘密》将再版,值此我们以书作者的自序以及历史作家杜君立先生的文章供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