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五千年的悠长岁月里,中国文化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辉煌,诗歌就是其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歌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由此刮起了一股全民学习古代诗歌的文化热潮。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它的表达与呈现的方式与学生如今日常的语言运用还是有  相似文献   

2.
以苏轼与朱熹的咏梅诗词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意象、修辞手法三个领域来解读并对比各自诗歌的创作特点,以期能够了解古代社会人们对于梅花之美的发现,进而去发掘人格美,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梅、诗、诗人以及梅品、诗品与人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推动人们在品格上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3.
诗词之妙在于诗人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文化意象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诗歌的核心在于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通过对中西方意象理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文化意象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4.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给意象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诗歌意象在  相似文献   

5.
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了"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我们所知的古文献中关于七夕乞巧的最早记录,其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七夕诗词千百年来浓华不减,郁采无限,字字珠玑,令人赏心悦目。一、细嗅七夕诗词美,美在意象之深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七夕诗词择取的主要意象皆是独具匠心,令作品收缀玉联珠之效。意象之一是"当空皓月"。七夕诗词中借一冰魄,以思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有些事物成为历代诗人普遍运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审美情趣,成了表达特定情感意义的语言“符号”。了解这些常用意象的含义,便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诗歌;否则,读起诗词曲来可能会莫名其妙,甚至不知所云。这里扼要介绍古代诗歌中一些常用意象的含义,供同学们在阅读中参考。一、杨柳、杨花、柳絮杨和柳同科不同属,杨枝上扬而柳枝下垂,但二者的干、枝、叶、花、种子都差不多,因此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杨也叫做柳,垂柳也叫垂杨。杨柳的花呈鹅黄色,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之根就在于其意境。只有探明意境才能真正体悟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而意象则是诗人为了抒发情感用意比兴寄寓的人、景、事。诗歌的意境正是借助这些意象凸显出来的。教学中,要紧扣"景"象体悟意境;紧扣"人"象丰盈意境;紧扣"事"象生成意境,从而借助意象上位,真正体悟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词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诗词中的形象倾注诗人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领会诗词中的形象对鉴赏诗歌有着重要作用。将诗词的形象分类鉴赏,把意象、人物形象分类、归纳,对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月亮在古人诗词中出现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让其他诗歌意象望尘莫及。仪李白诗歌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可见,古代诗人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日记》2014,(2):30-30
正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在鉴赏诗歌时,如果能熟知并懂得诗歌传统意象的象征性,从而以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那么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这里我试举几例有关愁苦寓意的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  相似文献   

15.
诗歌的美是多方面的。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进入诗歌的意境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角度启发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的人品,进入意境;组合诗歌的意象描绘图画,还原意境;合理比较相似题材的不同作品,凸显意境。希望读者借助诗歌具有音乐之美的语言、意象组成的图画,在精神上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6.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在鉴赏诗歌时,如果能熟知并懂得诗歌传统意象的象征性,从而以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那么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这里试举几例有关愁苦寓意的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学向来提倡意象浑成,意与象的契合是诗人诗思的用力之所在。古代诗词作品中流淌着诗情画意,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这些意象,使诗意与课件之象完美契合,这是制作课件的首要标准,为此,需要专业教师对诗歌作品有深入的理解与正确把握,还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另外,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味地注重动画与图片的插入,结果可能是画蛇添足,有害而无益。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复杂,意蕴丰富深厚,对意象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和象征意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并根据意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0.
学习古典诗词,品味诗词芬芳,能够丰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色生香。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韵律之美;推敲文字,感悟炼字之美;品味意象,体会意境之美;挖掘思想,品味精神之美;模仿写作,享受创作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