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01有一款女生热爱的手游叫《恋与制作人》,里面有一位26岁就博导加教授的许墨博士,让无数少女为之尖叫,疯狂氪金。可我的好友石博士,快30岁了,还在读着博士后。据说他有一天去相亲,对方问他有多少存款,石博士悄悄地结账离席了。要知道这个问题,对他的心灵是一种暴击。为什么呢?由于石博士特别能出成果和吃苦耐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极富哲理色彩与人文精神的精短小品。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他进溅的思想火花和直指心灵的毫无矫饰的语言所灼痛。他那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那文字深处浓郁的理想烛照,那活泼泼的流动的忧患情思,都让人每读一遍仍会有一种崭新的愉悦和情难自抑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妈妈就像一本书。里面是无尽的关怀和爱护,无数的嘱咐和叮咛,每一页都是那么吸引人!读着这本书,仿佛来到了充满亲情的世界。翻开第一页,看到的是"孝顺"。妈妈天天要去外婆那儿嘘寒问暖。外婆身体不好,妈妈总  相似文献   

4.
读着《单亲的小亚》这则案例,让我感触颇深——孩子敏感的心灵怎样去呵护,如何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5.
“我的幸福生活在前方不远处,向前冲吧,义无反顾!不管道路多艰苦,总可以站在终点,笑望来时的路。”这是文理分班时,一位好友的赠言。整个高三,我曾无数次在心底把它默念。如今读着,心里依旧会漾起那种亲切的感觉。是的,高三就像那样一条路,沉积着无数欢愉与坎坷、希望与挫折,静静地守候在你人生的路口,等待你去经历,等待你去跋涉。  相似文献   

6.
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背影》的第六段,企图背下来交差,直到一丝凉意从脸颊划过。这是真切的,那一夜,我感动了;那一夜,我似乎感受到大师们在高处向我俯视。  相似文献   

7.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写的一首狱中诗 ,铁窗虽拘囚了诗人的身体 ,但拘囚不了诗人自由的心灵。读着这深情讴歌母爱的诗篇 ,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内心那涌动着的海涛般的情感波澜。这样的佳作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 ,用情去吟诵。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重点突出诵读对诗歌鉴赏的作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思读 :理解诗歌的内容这首诗有叙事 ,也有抒情 ,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因而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一边小声朗读 ,一边理解大意。为了避免学生浅尝辄止 ,针对诗歌借景、借事抒情的特征 ,从第 3节诗中 ,我提出了这样三个…  相似文献   

8.
笑时,你是否也感受到,心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轻快地上下跃动?哭时,你是否也感受到,心在单调地奏着哀伤的旋律?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无数的事情,心灵受过无数次触动。感动时,我们会笑,我们会哭,我们雀跃,我们愤怒。这些反应,发自真情,发自感动最深处那颗激跃的心灵。一位有心脏病的父亲曾对他的女儿说:“等爸爸病好了,便和你一起去那充满欢乐的地方。”女儿高兴地和爸爸拉钩钩。一年后,爸爸的病好了,这位好心的女儿在车祸中死了,心肺被移植到那位可怜的爸爸身上。从此,爸爸踏上了旅程,每到一处地方准是先到游乐场,在无数个旋转木马前,抚着胸口轻…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涓涓流淌的清清泉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诗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让我们的生命洋溢着融融绿意.无数对感情对自然的吟唱,就闪耀在这美好的诗篇中;无数对生活的深刻感触与感动,都流露在这奇妙的文字中……每次读到诗歌,看到那短短长长的句子,心里总会有一丝悸动,一些感动,因为诗歌可以融化我们冰封的心灵,打开尘封在心底的那份回忆、曾经的美好和刹那的感动.  相似文献   

10.
陈晓妍 《红领巾》2009,(5):41-43
那天 一个可怕的日子 山河破碎 房倒屋塌 无数鲜活的生命被掳去 无数美好的愿望被摧毁 今天 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高楼林立 百花齐放 无数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 无数希望的火苗重新燃起 那就是无边的爱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坎坷无数,波折无数。每一次战斗的成功背后都浸透着血雨腥风,每一次真心的微笑过后都会流下莫名的泪水。或许,我错了。我总是希望一切都完美,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同时出现。而这一刻我才感到,我所希望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也是在这一刻,我才清醒地认识到,曾经的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沉溺。然而此时我又无法说服自己不去沉溺。就像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随手想推开面前的那扇窗,但不知为什么无论我多么努力,它也无动于衷,于是我知道了有些事物就像夜空的星星,存在却难以靠近。想推开那扇心灵…  相似文献   

12.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在无数个365个日子里,我们渐渐长大,唱着苦辣酸甜不同的歌一路走来。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生命境遇中,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况味。那每一个灿烂的笑容,每一滴苦涩的眼泪,每一次难忘的成功,每一个刻骨铭心的挫折,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在这馈赠中,我们崇尚过,敬佩过,依恋过,倾心过。也许,这才是多彩、多味的人生,真实、鲜活的人生。让我们启动自己的心灵,诚心诚意地去感受,去思索。  相似文献   

13.
独爱雨     
一直很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喜欢江南潮湿的气候,喜欢雨中那丁香般的幽怨.每次读着那一个个安静的文字.我的心灵就会感觉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漫步于戴望舒所遇见的雨巷.喜欢雨,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4.
引子: 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它始于你真心去做, 它始于别人说了“不成”而你再去做, 它始于你说“我们”, 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 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 ——皮尔斯《待恳之路》 读着帕克·帕尔曼写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书中的小诗,我不禁自问,教学真的需要勇气吗?这是从来没有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一个问号.  相似文献   

15.
星空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星空是繁星自由的空间。在那里,无数颗星星悠然栖息,时而闪光,时而隐身,体验着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星空是繁星相约的空间。在那里,无数颗星星在一起嬉戏,永久地保存着那一份激情。星空是繁星聆听的空间。在那里,无数颗星星围绕着坐成一圈,静静地用心体会与倾听对方的感慨和思绪。星空是繁星倾诉的空间。在那里,无数颗星星天各一方,却由衷地呐喊出亲身的经验、感受与随想。湛蓝的夜空,满天的星辰不停地闪啊闪;纯净的心空,那颗欲动的心灵也释放着特别的神采。心空是心灵自由…  相似文献   

16.
我不会写诗。但我喜欢读诗,喜欢充分享受读诗过程中的快乐。往往读着读着,仿佛就有无数小精灵在心头嬉戏着,跳跃着。我总以为儿童在诗一般富于幻想的金色童年里,应该读诗,读儿童诗,为诗意人生打造底本。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说过:“儿童的生命是梦想的、象征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充满活力、幻想与梦想的生命个体。而儿童诗这样的文学样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是潜意识的活动,是精神的自由创造,它们有梦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眼睛是最真实的,那一双双眼睛传递着他们心灵深处的感受。教师要练就一副最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去关注、去打开那一扇扇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18.
春约洲之头     
正春约洲之头。十五年前,我和你常去回龙洲。电话里一声:走走。就出来了,一路脚步轻快。那里,是县城里的一个小洲,是绿意流动的世界,是让心灵安静的地方。你我,总是相约去那里,那是一块新鲜翠绿柔软的地方。那地方,仿佛就是一个自然的子宫,孕育着无数绿色的种子,有着春的羊水,太阳的血液,当风的消息带来春天的信息,鸟叫的清晨如约到来,  相似文献   

19.
我不会写诗,但我喜欢读诗,喜欢充分享受读诗过程中的快乐.往往读着读着,仿佛就有无数小精灵在心头嬉戏着,跳跃着.我总以为儿童在诗一般富于幻想的金色童年里,应该读诗,读儿童诗,为诗意人生打造底本.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说过:"儿童的生命是梦想的、象征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充满活力、幻想与梦想的生命个体.而儿童诗这样的文学样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是潜意识的活动,是精神的自由创造,它们有梦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辽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同学送给我一本书《平凡的父亲》,当时读过之后,给我的感触很深,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增加了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一个僻静荒凉的山村,一间低矮的破旧瓦房,袅袅的炊烟中有一位手握锄头,嘴叼烟袋的老人,为了救人,他舍身忘死深入矿井之下,累得精疲力尽而毫无怨言,这就是《平凡的父亲》中的主人公,那位勤劳朴实勇敢坚强的父亲。老人的背后,有一双含泪的眼,那泪晶莹剔透,是作者心灵的折射。读着,读着,不知不觉间,泪从我眼角滑落,淌到唇边,滴在。心问。永远忘不了书中那句话:“你为父亲流过泪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