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网络艺术以其开放性挑战着观赏者的审美惯例,欣赏者应以空明的心境包容这种新的艺术形态;中国传统艺术中以“悟”为本色的创造方法,求韵求味的审美理想可供网络艺术借鉴。中国传统艺术是丰富的艺术宝藏,网络艺术完全可以从传统艺术精神和内涵中汲取资源,创造更具审美效应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高校艺术社团是大学生提升审美品位,进行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艺术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赏析,对艺术审美的实践教学不足.文章指出艺术社团建设与高校艺术审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艺术社团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有不同类别,本文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定位为与普通艺术教育的关系.普通艺术教育的全部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全部并非只是普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才不会造成它们之间的错位.同时,笔者建议将审美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统称为艺术审美教育,从而使普通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得到克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审美两方面着重阐述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构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审美情操,丰富审美情感体验,怡情启智,从而推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二者作用于审美主体的不同感官。它们同时具有表达一定情感,使审美主体在精神得到愉悦,在理性上得到满足功能。所以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艺术。但是,由于二者在物质材料及材料的构成方法上的差异,导致其反应物质世界的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但也各有局限。下面笔者将试图分析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在审美特征上的差别,企图通过这一差别,最终能清楚、深刻地认识音乐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筝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典范,具有特有的审美属性,而这些属性的发扬需要通过演奏者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古筝艺术添加新活力。本文分别从古筝艺术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了古筝艺术的美学特征,并分析新时期下如何对古筝艺术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当今影响力广泛的数字化媒体,以一种崭新的审美载体和审美方式影响当今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相比,网络的艺术审美呈现出审美媒介的技术化与综合化,审美范式的大众化与世俗化,审美感兴的感官化与功利化,审美品读的视觉化与快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艺术存在的主要维度之一.因此,审美能力便构成了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应当从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出发.注重艺术审美想象能力的提高,并通过艺术审美创造力来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古装影视剧的视觉文化体现在服装的意境美、音乐的视觉美、语言的融合美以及画面的色彩美等方面,这些影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都来自于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观众艺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古装影视剧的制作水平和质量更加关注,这就对古装影视剧的视觉文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光对于服装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和作用,在美的显现中,两者又互为作用。没有光的照耀,服装的美无法显示出来;没有服装,光对于服装的美也无法发挥作用。服装的质料、色彩等因素,对服装美的展示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光使服装美的展示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佩饰作为服装的附着物,对服装美起到衬托和渲染作用。光和服装共同完成了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是演唱者在词曲具备的基础上,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声学转换的艺术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歌唱艺术的呈现不是简单复制、单纯模仿的过程,而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结晶.这个过程就是声乐演唱所强调的艺术美感的突出体现.只有获得良好的艺术美感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才能使声乐作品得到良好的艺术体现,才能出色的呈现歌唱艺术的魅力.在日常的声乐作品练习中,积极提高二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极其重要、言必躬行的日常课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服饰的特征和审美要求,并提出将两者完美结合的中西合璧观点作为现代服饰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5.
琵琶移植乐曲对琵琶艺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琵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琵琶乐曲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一笔宝贵的财富。移植乐曲凭借着其自身的特性在众多的琵琶乐曲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主要归结于琵琶艺术发展、琵琶技法发展和听众审美的需要。在肯定移植乐曲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移植乐曲给古老的琵琶艺术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使古老的琵琶艺术保留古韵,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古装剧《甄嬛传》的热播,剧中新颖脱俗的主题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欢创作的这部宫廷题材原声音乐,无论从听众的欣赏角度,还是其艺术本体层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整套音乐包括主题曲、插曲及场景音乐共15首,作曲家以独特的音乐视角来诠释其个性化的音乐理念,再造出古装剧音乐的又一经典,为当代同类体裁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其代表性歌曲与场景音乐为研究对象,从歌曲旋律、和声语汇及配器手法方面入手,窥探该剧的音乐风格概貌,以期获取部分理论依据服务于当代影视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17.
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琴与儒家以及道家之间的文化渊源及古琴自身所展示的美学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琴的历史及其流派、古琴音乐的作品及其形态分析、古琴的美学思想和古琴音乐的发展四个方面来谈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思维对中国的艺术一直有着深刻影响,它直接制约和支配着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表现方式种类繁多却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它是某种音高对比关系的和谐表达。《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影响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贯穿于诸多相关学科,其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因而,与其说音乐艺术契合《周易》和谐论思想,不如说音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周易》和谐论思想的影响。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通过对音乐艺术本质的把握去实现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文艺美学应注意诗乐书画各门艺术范畴的融合相通。从这些艺术范畴的产生来看,有着共同的根源;从其表现来看,有着相通相长的艺法;从其实质来看,都有“如其人”的品位;从其审美理想来看,都有“与天合”的倾向。因而书与画同,画与诗通,诗与乐合,同源分流,相得益彰。形成中国特有的一系列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款式、色彩、服装配饰等方面着手,试图探寻在这些华丽外表下蕴藏的文化。通过传统服装这一最具有民族风俗和民族特征的载体,来展示朝鲜族的审美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