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阳 《中国德育》2005,(4):19-20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发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优秀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起着巨大作用,而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纵观人的一生,凡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无不是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促成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湖南安乡县城东小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途径构建校园文化,开展小学生低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实验,取得了较好成效。成功的经验有:养成教育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构建立体的养成教育体系;建设关注个体需要的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实验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文明人的修养,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陶炼学生做文明人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德琴 《贵州教育》2012,(18):45-45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学校的规矩什么也不懂。这得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然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经验或为了赶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养成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他们拿着课本、教案,走上讲台便上课。有的是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认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事不关己;有的年轻班主任,认为养成教育是在班会课上进行的,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班主任则为了“提高”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将班会课上成了学科课;部分数学教师把养成教育误认为只有语文课堂才能进行,便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将养成教育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6.
读了关于陈莉校长的长篇报道,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文章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济南经五路小学的“养成教育”实验进行了介绍。从实验的指导思想、内容、过程和最后取得的成果看,我认为,经五路小学的“养成教育”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陈校长抓住小学阶段教育的特点,赋予了“养成教育”以新的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时代特征。经五路小学的“养成教育”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日常行为的训练,使学生的习惯达到规范化;通过行为习惯的规范化来促…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文化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大力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宣传弘扬校园模范典型;让学生多进企业感悟企业行为文化;将优秀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行为深深地打上学校个性文化的烙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职业知识技能又有符合当代产业体系所需要的文化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廖李毅  梁继光  黄志现 《教育》2009,(10):57-57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几年来,我校秉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引领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德育工作理念,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确定了“夯实人生基础,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训练的总目标,建立了学生规范行为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学生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规范的举止行为、正确的观点态度。一旦形成 ,受用终生。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实现德育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它的根本任务是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符合“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要求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人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养成教育的思考。   1 养成教育按德育目标具体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 ,提倡的是日常行为方式的良好习惯和规范化。养成教育是以教育学生言行规范化为主 ,而言…  相似文献   

10.
抓养成教育,这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做法。但以往学校抓养成教育只是对学生而言,所以有一定的片面性。学校养成教育首先要从教师抓起,让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教师自己的模范行为再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教育累积,才能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高校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创新大学课程文化、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对于大学生行为养成来说,红色文化就是思想指南,就是精神滋养,就是价值追求。高校须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融入机制、创新融入形式、强化队伍建设着手,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成为行动自觉,实现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3.
陈冰 《教育导刊》2001,(20):47-48
实施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养成教育“的办学模式.养成教育包括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内化,学校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等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风范天津市第五十八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体现了传统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的结合,也是使学中止确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养成完善人格的准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注重养成教育,树立爱国风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学生还要注重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这个典求,对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使这个要求,在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加以落实呢?我认为,最可操作的,最有实效的是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美德,就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规范,就是讲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守礼仪,就是自觉遵守礼仪常规。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学校采用道德的“养成教育”模式。高职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应以中国民族化心理为基础,进行“建构式”教育,因为以儒道互补为内容的中国民族道德心理结构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张力”。在进行道德养成教育时,这种道德心理结构会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各种价值意识的“包容性”和“建构性”:道德“他律”到“自律”交替的高度“伸曲度”;德育的“强化”、“内化”到“外化”转换的“有效性”:社会“角色”转换的“能力性”。  相似文献   

18.
贾朝霞 《天津教育》2020,(9):175-17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从而提高成绩。良好的习惯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学会做人。健全的心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养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优良班风,从而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可以带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良好教育的养成是一所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