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前我有个坏习惯,就是随处乱扔塑料袋。为此,妈妈多次批评我,说我破坏了环境,可我却不以为然。我想不就是几个塑料袋嘛,对环境能造成污染吗?一天,妈妈对我说:“夏雨,这两天你们不是正在学习简单的统计吗,你可以统计一下你一周内扔掉的塑料袋个数,然后算算一周内你  相似文献   

2.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个问题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片段一】  相似文献   

3.
聪聪!妈妈买你最爱吃的苹果了。自己DIY图案也可以哦!呵呵!太好啦。怎么又用塑料袋!全国每年消耗约500亿个塑料袋,污染非常大。好看吗?聪聪,把这些也画了,妈妈送给周围的人,让他们也“袋袋”相传。500亿个塑料袋妈妈多用环保袋吧!环保“袋袋”传@朋朋~~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在例题之前.先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出示天平图.问学生:“你能看出1个苹果和1个梨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个苹果的质量是一个梨的2倍:一个梨的质量是一个苹果的1/2)“根据两幅天平图,你能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吗?”  相似文献   

5.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你是哭了,还是笑了?虽然没人能够比你更深刻地体会到“苦尽甘来”四个字的含义,但却有13亿人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默默地支持你。你胜利了.也永远不会忘记为此付出的代价。我们无法想象,你曾遇到过多少考验.闯过多少难关。让我们算一算,在此之前,你流下了多少汗水?  相似文献   

6.
朱瑛 《辽宁教育》2008,(10):37-37
记得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金牌栏目《焦点访谈》中.一位金牌女主持人在采访一位致富村长(这位东北农村的村长带领本村创造了上亿的产值,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时,有这样一句提问:“村长,您为村里创造了这么多财富,请问您的辐射面有多大?”那位村长被问得一头雾水:“啥叫辐射面?辐射面是啥东西?”主持人见此马上解释:“就是你们村有多少人?多少人归你领导?”村长一听.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假期又到了。我们“绿源小队”来到水产市场,进行一项调查活动。调查什么呢?——塑料袋。对,调查市场一分钟内用了多少个塑料袋。为了便于取样,我们选择了市场中卖青菜的小摊进行调查。几个男同学负责这几摊,几个女同学负责那几摊。我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小摊上的塑料袋,生怕漏掉一个。1,2,3……好像每一秒都看到塑料袋被使用。不一会就数到20了,那一分钟要用多少个呀!我们继续数着,21,22,23……一分钟很快到了,我们集合,把调查到的数据汇总起来一看——卖青菜的几个小摊一分钟竟然用掉了81个塑料袋,那么整个市场一天要用多少塑料袋呀!我似乎…  相似文献   

8.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 一、游戏引放,自主探究 拨珠游戏:你能用4颗算珠表示不同的三位数吗?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又是多少?想一想,拨一拨. (学生拨珠“400”“103”) 师:同样用4颗算珠来拨一个三位数,一个那么大,一个这么小,它们到底相差多少?谁会列式?  相似文献   

10.
李建美 《辅导员》2009,(9):46-46
《购物袋与环保》一单元中,课文安排了“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塑料袋的危害”“合理使用塑料袋”三项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塑料方便袋“底细”了解得一清二楚。方便袋的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乱抛乱丢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让我们触目惊心。如何对方便袋进行改进,使它更符合环保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各自的设想:制造一种使用后能食用的塑料袋,而且有草莓味的、香蕉味的;改变方便袋的生产原料,使得用后的方便袋经过处理变成花泥;生产一种药水,塑料袋一接触到这种药水就会马上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11.
朋友的真伪     
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朋友?这应是有N多答案的话题。电视连续剧《手机》给出的判断方法有两个:能借钱给你的朋友或能接受你随时骚扰(敲门)的朋友。《手机》并没有细论“借钱”是怎么一回事,使这一标准变得模糊不清。能借钱给你是指能借多少钱呢?100块钱,还是100万块钱?你到底交的是穷朋友呢还是富朋友?他能慷慨到多大份儿?而你到底要借多少钱,去办什么事?  相似文献   

12.
纠结群访篇     
《八小时以外》2010,(9):32-34
问题: 1.你经常纠结吗? 2.目前最让你纠结的事情是什么? 3.你觉得最能代表纠结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4.用“纠结”造个句子。  相似文献   

13.
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沈力军 《教书育人》2000,(15):48-48
1.学生如果是个“容器”的话,全凭老师“灌”,这多年也该贮存了不少知识了。可某些同学的知识哪里去了呢?还是由于这容器中还有封闭阀门的阻隔,我们压根儿就没灌进去?鲁迅曾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在培养一个学生成长的进程中,师生相伴,十载寒窗,做教师的,究竟有多少心血、多少劳动是“不在其中”的呢? 2.如果你的学生是那样虔诚地听从你的指教,毫不怀疑地照搬你的现成的答案,不越你“雷池”一步;那么,面对他们渴求知识的、对你信赖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海外英语》2010,(12):28-29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倡导减少塑料袋的使用。2008年6月1日,我国也开始实行“限塑令”,各大超市开始对塑料袋的使用收取费用,这一举措成效显著。然而.塑料袋仍是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因为蕾堂课的内容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图片上的问题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我继续提问:“根据这幅图上的教量,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全班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学生袁心怡说:“一只篮球比一只皮球贵多少元?”并说出正确的算式和答案.我表扬了她,奖了一颗智慧星给她以示鼓励。其他学生更起劲了.纷纷要求举手发言。学生杨致逸说:“一只篮球比一只排球责多少元?”我肯定了他们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着听着就“小鸡啄米”了?有没有老师已经讲到了第二题.而你的思绪还停留在第一题上的时候?这样可不行!老师上课讲的都是精华的东西,“咀其精华”才能得到进步!学会听课.是每个人走进课堂之前必修的一门课,那么这门课,你又能打多少分呢?  相似文献   

18.
《中学科技》2008,(5):30-31
针对由塑料袋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日前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又称为“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此次新闻事件的主角“塑料袋”的成分究竟是什么?缘何要限制使用呢?  相似文献   

19.
笑话二则     
一妈妈:“这次考数学,奇奇考了85分,你考了多少分?”孩子:“我比他多一点.”妈妈:“86分吗?”孩子:“不是,是8.5分.”二数学课上,老师在讲一道化简题.讲完以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式子,问:“怎样才能把这道算式前面的符号去掉?”阿广立刻举手回答:“当然是用黑板擦擦掉它.”笑话二则@陈文  相似文献   

20.
“滴滴滴……”自然保护医院传来了急促的警报声,医生护士们赶紧来到了A号病房。一位检查护士大声喊道:“不好了,病情太严重了。各项资源极度缺乏,大部分地区受到严重污染,赶快抢救,再晚就来不及了!”听到这可怕的消息,你一定很紧张,如果我告诉你这位病人是谁的话,你一定不会想到她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怎么会呢?”你一定会问。那么,你曾经在街道上扔过冰棍杆吗?你曾经在餐馆旁扔过餐盒吗?你曾经在马路上吐过痰吗?你曾经在商店门口丢过塑料袋吗……你也许会很不在意地说:“这算什么。”同学们,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