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多是畏而远之抑或敬而远之。有什么心里话,要么不敢说;要么闪烁其词,含含糊糊;要么深藏心底,怕给老师增添麻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学生们大都愿意把自己的心声通过日记的形式,在纸上倾吐。因此,周记就成了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在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沟通,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  相似文献   

2.
王登 《陕西教育》2010,(7):109-109,114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厌学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面对这种现象多数老师在经过几次努力之后,要么无可奈何,听之任之,要么熟视无睹,眼不见心不烦。难道说厌学的学生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错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错误。可能是学生的、老师的、甚至是书本的。这些错误要么会使教师恼羞成怒目眦尽裂,要么是轻描淡写一笔而过。其实这些错误如果合理利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直接接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感情上的纠葛。要么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么是学生有了成绩,教师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要么是教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么是学生对老师表达不同的尊敬之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慎重处理。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必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吴义川 《学语文》2009,(1):43-43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没有地位。尽管现行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但就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现实来看,许多教师仍然忽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或是只要求听而不要求说。从而导致一种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要么老师与学生各行其是。要么就是学生呆坐在位子上静听老师的讲演。  相似文献   

6.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仔细想想,学生上课睡觉,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你的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只好把老师的讲解当作催眠曲罢了。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顾惠娟 《中国教师》2008,(22):38-3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好多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会产生无从着手的困境,他们经常要么瞎蒙,要么胡乱写一个答案等待老师订正。事实上老师也明白,自己一讲学生就会懂,这只是学生能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诚然,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然而当教师的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有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倍加关注,时时赞许;而有的学生则令老师感到头痛,让家长无计可施,要么漠然置之,要么横眉冷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沈为顺 《考试周刊》2011,(89):42-42
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要么在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还有的精神不振,耷拉着脑袋,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对于这些情况.很多教师会大声怒喝、批评和责骂,有的还会让学生在教室后面罚站。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容易使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教学效果更差。学生这样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老师的课堂不够精彩,没有吸引力,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出巨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多数老师对许多学生的两学期评语一直唱着一成不变的“高”“中”“低”调子,把成长中的孩子毫无顾忌地用老眼光框在了一年又一年的白纸上,由此以来“鉴定评语”也就要么成了“喜报”,而掩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无从找到自己的新起点;要么成了“控状”,而抹煞了孩子努力后的闪亮点,让学生怯懦、家长灰心。  相似文献   

11.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者。”真的行吗?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有一位代数老师。要论他的著作、文笔。那简直是没得说,可是一站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懵了,两眼要么盯着天花板,要么盯着水泥地,要么四处张望,背自己写的教案……当时,我们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代数老师哪儿都看,就是不看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也是“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代数书”。同事很是替他惋惜。都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12.
杜为 《新疆教育》2013,(15):15-15
个性学生历来是老师最棘手、最感到头痛的学生,有的老师要么放弃,要么一有问题就丢给家长或学校。殊不知,你这一放手,或许就会彻底熄灭孩子心中所有的火花,影响他的一生。该如何才能有效地走进个性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有很多重要公式,这些公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然而针对这些公式,很多学生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导致学生在应用这些公式的时候,要么盲目应用,要么错误百出.要想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一种方式将这些公式予以证明.这种方式非“图象法”莫属,下面笔者就应用“图象法”对一些公式结论...  相似文献   

14.
唐宁丽 《现代语文》2010,(12):142-143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人都在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尽管很多语文教师在评语上做了很多尝试,倾注了很多心血,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我们的这些评语,要么是程式化、空洞化,要么就简单化、廉价化,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生心里。这里,笔者想提醒我们的老师不妨注意这四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蔡呈腾 《师道》2008,(11):47-47
许多学生觉得C老师很“神奇”,特别是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眼中,C老师简直就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课堂上他们哪里不懂,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接下来会提出什么问题等,C老师都好像提前一步知道似的。总是在他们还没有举手开口问问题之前,C老师要么就讲这个问题,要么就请有问题的同学提问。C老师每次讲到的,正好就是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四个步骤:老师出题一学生写作一老师批阅一老师讲评。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就造成其对写作失去兴趣,谈写色变。他们写起文章来要么严重脱离自我生活,空话套话连篇;要么感到无话可说,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相似文献   

17.
齐光荣 《教师》2012,(1):76-77
平常和老师们聊天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学,越来越难教,特别是作文教学更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死背范文,要么"无米下锅",要么有"米"不会下,要么不会开头……其实,要想学生学会作文,除了要学生勤观察、常积累外,教会学生怎样开头也至关重要,下面就小学生作文的开头谈自己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8.
温爱萍 《陕西教育》2010,(11):20-20
刚接这个班时,有个叫郑某的学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功手动脚;作业经常拖拉,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科仟老师或是学生向我告状。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13)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我大声怒喝过、批评责骂过,有时干脆罚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久而  相似文献   

20.
平日里一说到学生日记,老师们便会摇头苦笑,不置可否。批吧,真是味同嚼蜡,要么三言两语了事,要么空话、套话。流水账连篇。说到语病、错别字更是让人苦不堪言;不批吧,学生便会偷工减料,无法控制。于是“学生日记”便成了语文教学的“鸡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