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的礼物     
当我第一次走进威格登先生的糖果店时,大概四岁。一进门,就被满柜台可爱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向威格登先生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威格登先生问我:"你有这么多钱吗?""我有许多钱。"我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放了一  相似文献   

2.
理解的礼物     
我第一次走进威格登先生的糖果店时,大概四岁。一进门,就被满柜台可爱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向威格登先生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威格登先生问我:“你有这么多钱吗?”“我有许多钱。”我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放了一大把樱桃种子在他手里。盛格登先生一下愣住了,盯着他手里的东西看了老半天。然后,他又看看我。“够了吗?”我有些忐忑不安地问。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跑进魏格登先生的糖果店,大概是4岁.现在时隔半世纪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间摆满许多一分钱就买得到糖果的可爱铺子,甚至连它的气味好像都闻得到.魏格登先生每听到前门的小铃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必定悄悄地出来,走到糖果柜台的后面.他那时已经很老,满头银白细发.  相似文献   

4.
知心的礼物     
《好同学》2005,(8)
我第一次跑进魏格登先生的糖果店,大概总在4岁左右,现在时隔半世纪以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间摆满许多1分钱就买得到手的糖果的可爱铺子,甚至连它的气味好像都闻得到,魏格登先生每听到前门的小铃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必定悄悄地出来,走到糖果柜台的后面。他那时已经很老,满头银白细发。  相似文献   

5.
知心的礼物     
我第一次跑进魏格登先生的糖果店, 大概在4岁左右。现在时隔半世纪以上,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间摆满许多1分钱就 买得到手的糖果的可爱铺子,甚至连它的 气味好像都闻得到。魏格登先生每听到前 门的小铃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必定悄悄地 出来,走到糖果柜台的后面。他那时已经 很老,满头银白细发。 我在童年从未见过一大堆这样富于 吸引力的美味排列在自己的面前。要从其 中选择一种,实在伤脑筋。每一种糖,要先 想像它是什么味道,决定要不要买,然后 才能考虑第二种。魏格登先生把挑好的糖  相似文献   

6.
很多家长对男女同学之间的亲密交往非常担心和忧虑,但有研究却表明,男女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更加有利于孩子改变坏毛病,养威良好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欲望。所以,聪明的家长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对待孩子男女同学的关系。既然我们知道成年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应该允许孩子“男女搭配学习不累”,不敏感、不好奇,用爱心和智慧去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处理和异性同学的关系,使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慶祝六一兒童節,要廣泛地矯正對兒童不正確的態度。兒童,在家庭裏、學校裏受到成年人給他們的教育,同時,更普遍地受到社會的教育。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却隨時隨地都可以碰见有無數的事情對於兒童的教育影響和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很壞的,僅就我個人所注意到的,就可以列舉出許多來,如: 一、随便打罵兒童,威嚇兒童,使兒童無理地屈服於成年人之前,往往養成兒童馴服的或暴戾的個性,甚至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力。在公共場所或與兒童發生爭執時,憑藉成年人的氣力欺壓兒童,認為孺子可欺。二、教自己或別人的兒童瞧不起貧苦人的兒童,灌輸剝削階級的意識:“不要與那個穿得襤褸的孩子玩。”有的教師只喜歡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喜歡窮人家的孩子。有的成年人則叫唆有錢人的孩子去欺負窮人家孩子。  相似文献   

8.
我相信,没有孩子是先天高分低能的,问题出在教师和家长这些成年人身上.大人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却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把孩子捆绑在分数上,剥掠夺孩子的权利,扼杀孩子的天性.天长日久,孩子就只剩下高分数,而弄丢了高素质.没有大入的成长,就不会有孩子的真正成长.因此,在笔者看来,以成长引领成长,才是让学生高分不低能的良策.……  相似文献   

9.
女儿下厨     
孩子的成长是经历和体验的积累,而父母往往习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干净、省事、有毅力,力求孩子完美.其实如果孩子天生是完美的,还需要教育和成长吗?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让孩子一步到位.孩子天生就事事顺利,我反而要担心了,因为经历得太少、体验得太少,就意味着还没真正长大.  相似文献   

10.
兰海 《父母必读》2021,(2):24-25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请教专家吧! Q:孩子长大后,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答:我们很多成年人,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会情绪失控.那么孩子成年后就自然会控制情绪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在孩子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和语...  相似文献   

11.
“有时成年人根本不听孩子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小孩子家能懂什么呢。例如,成年人一时心里不痛快,就拿孩子出气,使其遭受精神或皮肉之苦。而后意识到这样做不对,但就是不愿改正,认为向小孩子道歉是对成年人的侮辱。而孩子对成年人的埋怨却藏在  相似文献   

12.
春节到了,眼睛威准备去威猛先生家拜年,结果到了大年初一,饺子都下锅了,威猛先生还没见到眼睛威的踪影.  相似文献   

13.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说“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有着最纯净的思想和最真的面容”。在孩子的眼中,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新奇的,所以总在问“为什么”。孩子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藏着很多心事,他不开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他和成年人一样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肯定的结果往往是他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寂静的春天     
"那时候的春天,晃悠晃悠就来了,天地间一下子就变绿了,绿得透明." "青蛙渐渐在叫了,鸟也叫,各种各样的鸟.有一种是这样叫的:格登——格登——格——登——飞在这边叫一声,飞在那边叫一声,叫得世界极安静." 现在的气候真的是变了.出太阳就是夏天,下雨就是冬天.春天不见了.在合肥这个被水泥、汽车和垃圾充塞起来的城市,想寻找到一点春意不容易.公园里那点树木,花坛里死气活样的家伙,可算什么呢……勉强地在活着,灰尘里忍辱负重的样子,活像一队又一队俘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沧海桑田之后,重读l919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的设问,墨迹如新,问题依旧,且更沉重如铅,直坠入人心底。先生之问,在于如何从封建专制的父权社会中解放孩子,让孩子获得新生。"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  相似文献   

16.
提问     
我曾读过一则趣闻,说的是美国滑稽大师马丁·格登纳根据哈佛大学著名数学教授贝克先生告诉他的计策,设计了具有艺术性的使人无法回绝的提问,成功地邀请了一位年轻姑娘一道吃晚饭的故事。马丁·格登纳首先对那位年轻的姑娘说:“我有三个问题,每个问题请你给我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常常会遇到紧张冲突及困惑等心理压力.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那么,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和经常生活的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安乐窝,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健康体魄的抚育者,又是孩子智力的开发者,还应是孩子优秀品质的熏陶者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现就家庭教育和谐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时下,各电视台"pk"节目火爆,儿童节目也不例外.走上pk台,就意味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激烈竞争,就意味着非胜即败,常常看到被pk掉的参赛者难过得泪流满面.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相似文献   

20.
在成人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项工作的份量重,难度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有人说:“成年人上学好管,不会象管孩子那样操心费力。”其实不然。就认识能力和自理能力而言,成年人是比孩子好管理得多。但是成年人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已形成了难以更改的认识观和各种习惯。即使认识上有错误也往往会固执已见;即使有不良习惯也往往要坚持。特别是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