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刚 《集邮博览》2001,(2):38-38
早在2000年3月,邮市上就有传闻,到了4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8月8日发行《小鲤鱼跳龙门》邮票,市场一片哗然。自1991年《羊年》生肖小本票发行后,该品种一度曾在邮坛销声匿迹,邮迷对此颇有微词。在1997年的邮市大行情中,小本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更引发了邮迷对小本票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春季,京沪等几个大城市邮市曾火爆一时,有的记即以“井喷”这种耸人听闻的字样加以报道,似乎“邮市的春天”(像1997年那样)又来临了,邮商们赚大钱、做暴发户的机会又到了。殊不知,不过月余,迅即泡沫散去、尘埃落定,“井喷”短命结束,于是就有人唉叹“邮市顽疾”难治,纷纷开出新药方。其实,“井喷”的短命是意料中事,决非偶然,根本病症在于邮市操作不符合客观规律,一直在误区中挣扎,不是让邮市服务于集邮活动的需要,而是竭力张扬“邮市左右集邮”的片面个性,其结果必然如此,我以为,其中最主要的误区如下:  相似文献   

3.
真可谓无巧不成书,同在2001年,又同在4月份,中国邮市和美国邮市都出现了“井喷”行情,但是,两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邮市在世纪之末是否会出现第四次高潮,这是广大邮人都在猜测的事。笔者在对近20年邮市兴衰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除了1985年呈现的邮市高潮为集邮者数量激增和沉积30余年的价值回归总爆发外,在90年代出现的两次邮市大行情前夕,都存在着邮政资费调升、银行利率降低、中国集邮总公司价格调升以及邮市在底部盘桓现象,而且上述四个现象同时“碰头”时,才酝酿了行情出现真正的火爆和邮市交  相似文献   

5.
2000年的邮市是走向成熟和回暖的一年。这是由于2000年票品发行量减小,增加了一些量小的编外品种以及计划内邮品出现了一些优秀题材。我认为以下几个邮资票品可以激活邮市并成为今年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自1989年以来,对于邮市的评论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从未间断。我对当前的邮市有两方面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宝木 《上海集邮》2006,(1):36-37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都想知道的消息。笔感到,集邮始终关心邮市,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和投资瞩目。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没有经商的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深、理解透。经过几年的商海磨难,我才渐渐地理解了它的真实意义。1997年全国邮市出现了继1991年高潮后的第二个高潮.邮商大喜,集邮大喜。邮商收益不浅,投机商也着实捞了一把。以至年底人们还沉浸在狂热地炒作之中,头脑中还充满着美好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宝木 《中国集邮》2000,(9):14-15
2000年的邮市缺少什么?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列出了清单:缺资金、缺人气、缺热点、缺投资、缺一锤定音的政策等等。应该说上面的这些因素对邮市的现状制约较大,是市场发展缺少动力的重要原因。但笔认为,目前的邮市中最缺少的还是信心,这已经成为邮市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4月邮市暴跌以来,对邮票发行部门的批评声、建议声、呼吁声、怨恨声乃至邮市中的怒骂声不绝于耳。面对批评,邮票发行部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诸于媒体的言论相当诚恳,而且刺激邮市的力度一年比一年有力。邮票的发行量日渐减少,又销毁了部分库存邮品;短腿邮品日趋增多,异型票、小本票恢复发行;在上一世纪末,又推出提前公布发行量的措施。可以说,每一个措施都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主管部门为什么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11.
吴刚 《集邮博览》2001,(6):39-39
去年,国家邮政局为了调控邮市和刺激邮人的购买欲望,发行了部分缩量邮品,这些量少邮品在邮市上的现状到底如何呢?对此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12.
"你缺什么邮票,不妨到邮市去看看。"在集邮人中,需要补什么邮品,到邮市去寻觅已是极平常的事。然而,从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的30年来,上海邮市的发展却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即将与邮人挥手而去,在过去的一年中邮市表现如何,成为了集藏者和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回顾一年来的邮市走势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投资者厘定来年操作思路的开端。笔者就2003年的市场表现做一个归纳,希望通过这一总结对继续关心邮市的集藏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邮市,每个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机会与风险并存。近期的邮市出现了四年多来罕见的飙升行情,应该说机会大于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邮市中却还是有大量散户投资未能赢利,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2014年趋旺的邮市因后续资金追涨意愿不强,投资背的热情降低,随着年关临近,资金链紧张,一砦投资者纷纷出货,回笼资金,使邮品价格出现普遍回调。卢工邮市有部分邮商出现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少部分席位出现转让告示。年末邮市旺季没有如期到来,却迎来令人生寒的"歇冬期"。由于年终礼品效应已提前收尾,寄希望于2014年年票来"救市"的愿望并未如期而至.2015年1月5日早晨,上海邮政在全市102个网点  相似文献   

16.
“市场永远正确”这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句名言,笔者在邮市里偶尔也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最近几年在集邮者与邮商中,对邮市的报怨超过了对邮市的认同。有人说.邮市连续7年低迷,连一些优秀的老纪  相似文献   

17.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36-38
邮市,已成为集邮者和投资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并在集邮界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广义上的中国邮市在20世纪初叶已出现,但那个时候的邮市根本不可能与目前的邮市(本文专指二级市场,下同)相提并论。在中国,真正的邮市出现并形成规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集藏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丁以交换为主的集邮市场,尽管在1988年之前,这种市场未获得官方的认同,但1985年邮市的繁荣却使中国邮市由非法向合法转变提供了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据邮票投姿研究专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邮市套牢者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散户投资者,大多数人的损失幅度在50%-10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邮市散户投资者的资金和时间比较有限,且对有关邮政政策和邮市投资策略了解不够,故在市场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里向邮市散户投资者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套方法。(1)分步解套法。适用于平衡市且套得较深的邮票,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解套时间;缺点是把握不当容易踏空,在大牛市中不太适用。操作原则:一是如果手中有多种邮票被套,应利用版块轮动的特点,集中资金,选择先启动的邮票进行操作,等解套后再对其他邮票一一击破;二是必须在上升通道中低吸高抛,当邮市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19.
邮市见闻     
《上海集邮》2001,(4):42-42
邮市经过3月上句的短暂调整,重新稳步攀升。《君子兰》小全张依然一马当先,它在3月初曾从14元下滑至12.7元以下,但当3月20日公布2000年下半年邮票发行量,这一小全张仅1719.8万张,是缩量邮票外最少的一种,就此吸引大量投机资金介入,  相似文献   

20.
王洪新 《中国集邮》2001,(11):29-29
当今的邮市不仅以邮、币、卡的纯收藏转向收藏兼投资两个方面,同时也有部分人进而投资兼投机。作为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邮市比80年代又进了一大步,但是,邮市投资毕竟不同于股市,有许多人总想着东西买到手就涨,特别是见新就炒一把,涨上去后还要再炒高等等。这都是急功近利、违背集邮基本知识的一种错误想法。现综合邮市的几种投资误区,特向读提个醒,以便在邮市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