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15年发布大学“双一流”总体方案至今,“双一流”建设成效亟待评估。ESI可以作为一个观测点,通过跟踪检索ESI 2015年至2019年的数据,分析大陆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变化与成长。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的高校数和学科数都有突出表现,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增加109所、531个,增幅分别为64.50%、82.20%;工程学增量最多,新进了75所高校;其次是化学53个,材料科学52个。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5年来学科增量274个,增幅51.6%;新进了15所院校,目前有114所院校进入ESI前1%;15所增量院校进入的ESI前1%学科与其对应的“一流学科”建设存在很大的关联。代表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水平的ESI前1‰,从2015年50个增加至130个,除3所高校3个学科来自于非“双一流”,其余均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但22个ESI学科领域,目前仅12个进入ESI前1‰。  相似文献   

2.
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5年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5-2016)》,从定量角度对中国学科发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中国学科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科的发展已很全面,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的学科进入ESI排行;已有一些中国科研机构的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甚至前列。中国科学院就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其中10个学科位列学科排名前1%,被评为世界顶尖学科。但多数学科的发展在世界上还较为落后,经济学与商学、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以及空间科学6个学科领域,在本次评价时间段内还未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通过与美国科研机构的学科发展质量相比发现,中国进入ESI排行的科研机构数与学科数不仅在量上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在学科发展的质上,也明显弱于美国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有21个学科进入ESI排行,是进入ESI排行学科数最多的中国科研机构。除中国科学院外,进入ESI排行的学科数在10个以上的科研机构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中国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ESI排行,但是中国科研机构在22个学科的排名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仅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的排名整体比较靠前,中国科研机构的一流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教师的摇篮"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生物学、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地理学13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0%(其中8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20%,即B+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体育教育、音乐学。  相似文献   

4.
以ESI数据库更新的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时段数据为依据,对我国普通高校入围ESI全球前1%学科的来源高校、地域、学科领域、排名位次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普通高校ESI学科聚集在少数“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地域分布集中在若干东部沿海省份,入围学科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学科排名位次普遍靠后。为加快我国ESI学科建设水平,建议优化“985工程”建设高校ESI学科布局,加大地方高校ESI学科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ESI学科发展,提升人文社会学科国际化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985工程"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最新的ESI数据库的数据表明,39所"985工程"高校进入ESI的学科在全国高校进入ESI的学科中比重已达40%以上。借助ESI数据指标,分别从世界影响力学科、世界一流学科、潜在优势学科和临界影响力学科四个方面对我国"985工程"高校的一流学科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985工程"高校已有373个学科达到世界影响力学科水平,有5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有32个潜力值大于0.9的优势学科和24个临界影响力学科。  相似文献   

6.
以ESI数据库2015年7月更新的数据为依据,对我国省属高校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的来源机构、高等院校、学科指标、来源地域、学科领域及排名位次等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省属高校ESI学科存在若干问题:校际分布严重不均,学科指标差距明显,地域分布聚集显著,学科领域高度集中,排名位次普遍靠后。为促进省属高校ESI学科的合理分布,高校应提高对ESI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抢抓国家"双一流"建设机遇,深化学科内涵发展,推进学科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家"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后加快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国家战略,共137所高校和465个学科入选。在这137所高校中,16所高校为非"985""211"的地方行业高校,这些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经验较少。本文在分析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后,从学科规划、学科特色、资源配置、人才师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制度体系建设等八个维度对一流学科建设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找到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为地方行业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5月10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此次ESI统计的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论文465篇(其中高被引论文6篇),总被引频次2523次,篇均被引频次5.43次。青岛理工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17,(7):1-1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1950年建校。2012年11月,入选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为调查对象,从地区分布、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及其学科覆盖率、不同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的总被引次数排名等多个角度检视了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情况,在与港台高校的比较中分析了大陆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大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