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一直以来,日语的授受表达形式被认为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属于日语中复杂而独特的现象。恰当地运用日语授受表达在与日本人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授受表达形式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日语授受表达而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语言形式是文化的映像,只有透过日语授受表达去剖析其所蕴含的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好日语,从而与日本人顺畅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学中,称赞对象的选定、称赞表达的句形选择、称赞词语的含义认知和被称赞者的应答态度是人们在称赞表达形式考察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内容,基于这四项内容,本文主要对日语称赞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以促使人们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从日常寒暄语到固定的表达方式,都足以说明日语委婉表现的丰富,这与日本文化密切相联。日本主张"和",重视集体主义精神,且又是一个由单一的民族构成的岛国,日本人在具有共通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的同时,缺乏国际性。由此孕育出的日语,就突出反映了日本文化的这些特点。日语的委婉,使表达多义、含蓄,有利于避免口角、摩擦,但另一方面,表面的掩盖分歧,会影响实质问题的解决,在全球化的今天,容易招致误解、引发国际矛盾。  相似文献   

4.
日语指示词由三项对立的"コ系列""ソ系列"及"ア系列"构成,而汉语指示词为两项对立,即由表示近称的"这"和表示远称的"那"组成。汉日指示词所属体系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指示词方面的习得。日语指示词本身的用法也非常复杂,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日语教材仅对其"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用法有所介绍,几乎没有涉及其"观念指示"用法。  相似文献   

5.
虽然汉语和日语都存在因果意义的使役表达句,但由于日语因果使役句的使用受明治维新时期英译日译文的影响,按照传统习惯,日本人更侧重于使用“原因-结果”句,此外,当句子主语是无情物时,日语自动词句、他动词句、形容词或形容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以及动词的被动态、自发态、被役态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表达因果意义,这就使因果意义“使”字兼语句同日语因果使役表达不能完全对应,本文通过举例、数据计算等,分析总结二者不对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思维习惯千差万别,为减少不必要的交流障碍,省略是政治话语翻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以《今日中国》杂志为例,其中政治类通稿的英译存在五大类别的省略现象,即省略形象化表达、重复性内容、文化负载词、不必要数字和针对性表述.结合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进行分析,发现省略现象主要受系统内诗学因素及系统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分析日语人际功能的方法,应区别于分析英语的方法。研究英语人际功能时,可以依靠分析英语的"语气"来进行,但日语并不存在英语那样的"语气"。因此,研究日语的人际功能,应当直接研究日语的归一度和基本时态。日语的归一度和基本时态,主要依靠词语变形及助动词来实现。另外,日语中,从陈述到疑问、请求这样的功能转换,也是依靠词语的变形及语气助词、语调等的变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仍然采取"知识性导入"的思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鉴于此,以大庆师范学院日语专业2012、2013级的各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验,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情景教学模式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影响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证实情景教学法在日语阅读基础教学阶段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秋芳 《职业圈》2007,(9X):118-119
汉语语气副词与日语陈述副词一样,能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因此两类词在分类方面也存在一致性,即两类词中,都有表示请求、命令、希望、疑问、否定、概述、确信、比喻、感叹和条件的语气,因此文章借鉴日语陈述副词的分类方法,对汉语语气副词作尝试性分类。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气副词与日语陈述副词一样,能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因此两类词在分类方面也存在一致性,即两类词中,都有表示请求、命令、希望、疑问、否定、概述、确信、比喻、感叹和条件的语气,因此文章借鉴日语陈述副词的分类方法,对汉语语气副词作尝试性分类.  相似文献   

11.
外贸日语邮件是与日本贸易往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熟悉并正确草拟外贸日语邮件是顺利开展对日商务活动的前提。文章从词汇、语句、语篇三个语言层面来分析日语电子邮件所具有的特征,以期能对学生正确掌握邮件的写作技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且不断完善,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与周边区域的协作持续发展,而且中日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其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日语语言专业,日语学习热也随之出现。基于此,本文以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为例,主要阐述了《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日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深层概念组织中普遍存在某种基本的事件复合体(event complex),称之为"宏事件"。Talmy指出,运动事件属于宏观事件的下层概念,根据核心图式是由主要动词还是由卫星语素来表达,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考察发现,汉日虽然分别属于S-语和V-语,但在移动终点表达中日语呈现S-语的特点,汉日两语呈现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挣脱了传统戏剧对创作的影响,在剧本中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省略,语言简练但却富有深意。在整部戏剧中,贝克特用了大约180个省略号和15个否定的句子"我不知道",这些省略以及简单的否定背后蕴含着贝克特笔下的人物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贝克特在语言表达上创造的一系列空白,让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语专业在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量的提高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为满足江苏省和长三角其他地区对日语传媒人才的需求及研究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日语专业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品牌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培养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主要特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汉字词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和印记,研究外语中的汉字词汇对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日语形成的过程中,日语用汉字书写的词汇及其使用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明治时期是日语由古代日语向现代日语急剧转变的时期,日语中汉字词汇的使用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日语中新出了大量的汉字词汇。  相似文献   

17.
KY日本语     
日语中流行起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KY日本语"。也就是把日语词组或短句用开头的罗马字母来表示,其中的代表就是"KY"。空気が読めない(KUUKI GA YOMENAI)的缩略。本文主要就KY日语的结构、作用、流行的背景以及它带来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大连市五彩西街与苏州市淮海街两地日本特色商业街日语语言景观中的店名招牌进行汇总,对日语招牌中的行业分类、店名的语码组合形式、语言状况、文字组合进行汇总、比对,在数据中找出两地日语招牌标识中存在的差异,就其相同性及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就分析结果找出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指示词コ·ソ·ア是日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组词汇,其用法十分复杂,基本上可以分为"现场指示""文脉指示""观念指示"三种用法。而且,指示词コ·ソ·ア的选择和使用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现场指示""文脉指示""观念指示"中均有所体现。而目前关于指示词コ·ソ·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用法的区别上,很少涉及到说话者的主观性。对指示词コ·ソ·ア的主观性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无论是在日语研究还是日语教学中,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饶秋玲 《职业圈》2007,(7X):113-114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阅读是获得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课堂开设日语阅读课是提高学生综合日语素质的必要手段。因此如何上好日语阅读课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围绕学生在外语阅读存在的三大困难(词汇、语法不足;文化知识缺乏:阅读速度慢)并结合日语的特点,来探讨日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