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范蠡其人 范蠡,字少伯,春秋术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帮助越王勾践灭吴雪恨,此后急流勇退,下海经商,三聚三散巨财,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被称为我国商人圣祖.  相似文献   

2.
借势生财     
黑风 《职业圈》2006,(10):60-61
市场营销讲究借势。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商圣”范蠡堪称鼻祖。作为战国时期的名臣、名商,范蠡在刚开始做生意时,由于本小利微,一直难以做大。后来运用借势经营法,很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富豪。一日范蠡获悉吴越一带需要好马,凭借对市场的了解,他知道,在北方  相似文献   

3.
叶建华 《职业圈》2010,(25):38-39
墨子其人 墨子,名翟,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4.
鲍虹 《文化交流》2013,(5):M0002-M0002
4月1日、2日晚,由浙江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合作创排的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在杭州胜利剧院首演。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是根据明代戏剧家梁辰鱼所著的《浣纱记》改编而成。此次,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教授亲自执笔编剧。与原著相比,《范蠡与西施》以更人性化的视角表现范蠡与西施在面对爱情和救国难以两全时内心的无奈、痛苦和挣扎。两岸昆剧各具特点。台湾版注重原汁原味文化韵味,而大陆版则在舞台表演上有诸多创新。浙昆  相似文献   

5.
墨子其人 墨子,名翟,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6.
叶建华 《职业圈》2012,(34):20-21
孙子,原名孙武。生活年代在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470年,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孙子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家流派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2年徐福南下至象山东海岸,即上岸,称此处为蓬莱山。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南巡,  相似文献   

8.
叶建华 《职业圈》2010,(22):32-33
晋文公其人 晋文公,名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卒于公元前628年。  相似文献   

9.
范蠡作为履践道家哲学思想先驱式的人物,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思想,将"阴阳"的观念引入天道,这就使老子原始素朴的天道思想有了形而下层面的落实。范蠡以"天道阴阳"思想为指导,在"因""时"两论作为具体实践方法论准则的基础上,强化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到矛盾双方对立转化的哲学智慧,并将其运用到商业思维中,最终获得成功。范蠡上承老子,下启黄老,作为推动道家理论学说分化传承的重要人物,其哲学智慧思想值得后世发掘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孙子,原名孙武,生活年代在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470年,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孙子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家流派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练兵有道 因齐国内乱不止,孙子离开齐国去往吴国,潜心研究兵法.孙子结识了因遭迫害逃往吴国的楚人伍子胥.  相似文献   

11.
苏武,字子卿,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杜陵(今陕西省武功县)人,生活期间为公元前140-前60年。武帝时为郎。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均未果,后将他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忠贞爱国、持节不屈,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国。  相似文献   

12.
闲话财神     
中国的财神不只一个,有的是传说中的神仙,有的则是历史名人。文官出身的比干和范蠡被尊为文财神,他们都曾是历史上的忠臣。比干生前公正无私,清廉不贪,胸怀坦荡,无欲无畏,所以请他当财神再放心不过。范蠡取财有道且乐善好施,自然是人们心目中最标准的财神。上述两位财神在画像中均文官打扮:身穿蟒袍,头戴宰相帽,手执象征富贵的金钩,足蹬金锭元宝。  相似文献   

13.
宋欣 《职业圈》2014,(1):36-39
本期的特别策划从一个史料开始——战国名相范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吴越一带需要大量战马;  相似文献   

14.
叶建华 《职业圈》2011,(28):22-23
苏武,字子卿,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杜陵(今陕西省武功县)人,生活期间为公元前140-前60年。武帝时为郎。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均未果,后将他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忠贞爱国、持节不屈,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国。  相似文献   

15.
叶建华 《职业圈》2010,(31):32-33
勾践其人勾践,姓姒,大禹的后代。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在位期间大约在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65年,曾败于吴国,通过卑辞厚礼、屈身为奴,被吴王释放归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相似文献   

16.
晋文公其人 晋文公,名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卒于公元前628年. 重耳的父亲为晋献公.晋献公灭骊戎后,纳了年轻美貌的骊姬为妃子,并且十分喜欢这位新妃子.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497年,孔子在众弟子的簇拥下,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  相似文献   

18.
项羽其人 项羽,又名项籍,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秦末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为秦朝覆灭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浣纱记》是一部"以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的戏剧,其中位于敌对双方阵营的重臣——范蠡和伍子胥,是忠臣的代表,但其结局大不相同。范蠡是侠义之士,他完成了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伍子胥是忠烈之臣,他虽有一身的抱负,奈何受奸人挑唆,未能一展宏图,但他完成了对自己、对帝王的承诺,虽有怨但无悔。古代戏曲作品中忠臣表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20.
叶建华 《职业圈》2011,(1):40-41
项羽其人项羽,又名项籍,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秦末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为秦朝覆灭的转折点。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