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桓公其人 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姜太公之后代,齐国第15代国君,在位期间为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其执政期间宽大为怀,捐弃前嫌、选贤任能、改革政治、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相似文献   

2.
叶建华 《职业圈》2010,(31):32-33
勾践其人勾践,姓姒,大禹的后代。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在位期间大约在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65年,曾败于吴国,通过卑辞厚礼、屈身为奴,被吴王释放归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相似文献   

3.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4.
《春秋》经文庄公十三年冬所书写的“公会齐侯盟于柯”,出场的人物只有“鲁公”与“齐侯”。但在作为一个事件指称的“柯之盟”,则在《公羊》、《谷梁》、《左传》之三《传》的释义传文中,鲁庄公、齐桓公、管仲、曹沫(刿、子)皆已出现。传文释义的主轴环绕在“齐桓伯(霸)业”上,但对于“伯”之为“伯”抑或“霸”上,则出现了观点上与褒贬上的分歧。其次,“曹沫(子、刿)”从经文的未书写,到传文中的出场,再到战国时诸典籍的被世人称颂,或与管仲并提,或被鲁仲连、荆轲视为人物的典型,“曹沫(刿)”在历史流传中正被后世塑其型,进而成为一篇传文中的“传主”,在书写文中有其自身的生命形态与叙事情节,已完全脱离了三《传》传文中的释义性格,这也正是《太史公书》中《刺客列传》之首篇《曹沫传》的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8日至10日,笔者参加了由新华社、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等全球9大知名媒体共同发起的世界媒体峰会的采访报道。我在会议期间,对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进行了专访,也在听会和茶歇期间同部分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专家们就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0,(12):65-65
2010年12月1日起,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将续展半年。据悉,续展期间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中国馆内原有的展示内容,馆内各项国宝级展品,包括秦始皇陵铜车马等,并拟新增一项记录中国馆建设、布展及运行全过程的回顾展览。  相似文献   

7.
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提出今后3年内邀请500名非洲青年访华。 由非洲有关国家青年政府官员、青年组织领袖、青年社会工作者、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代表组成的首批100名非洲青年代表团于2007年12月10日抵达北京,  相似文献   

8.
曾敏之 《文化交流》2009,(12):14-16
我从1944年到1946年在重庆与周总理有过不少接触。当时,我是《大公报》记者、采访部主任,担任过对旧政协的采访工作,与中共代表团有较密切的关系。但这期间写的文稿,因为经过当局对我的逮捕、搜查,都已散失。现在,凭记忆写下有关周总理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9.
顾育豹 《文化交流》2009,(11):73-75
1954年4月20日,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在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为外国官员、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在出国之前,周总理特意点名让工作人员带上国内刚刚拍出不久的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13,(12):38-40
调查结果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调查期间南非媒体报道“金砖五国”各国的数量和基调。分析表明,从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有关中国的报道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表1)。  相似文献   

11.
昀熙 《职业圈》2013,(13):44-45
哈罗德·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农庄长人,求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菜分校,分别于1942年和1943年获该校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专司社会心理学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荚国陆军,从事航空心理学计划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叶建华 《职业圈》2012,(22):32-33
赵武灵王,名赵雍,赵肃侯之子,生活期间在公元前340年-前295年,赵武灵王在位时,冲破守旧派阻力,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监制秦国,是一位勇于创新、影响历史的君王。  相似文献   

13.
董玮 《对外大传播》2010,(11):54-55
作为亚洲最大的英语新闻网站,中国日报网在2009年10月进行了大幅度改版,而国家英文纸媒《中国日报》的内容和设计也在今年两会期间完成了1981年创刊以来最大规模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8,(8):64-64
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将在西安举行2008年9月12日至18日,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将在西安举行。本届诗歌节的主题是"诗意的中国,和谐的中国"。期间将举办开幕式"风雅颂"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10,(11):11-12
为进一步做好世博期间舆论引导工作,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重视舆情处置、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2010年全市外宣工作会议提出区县成立新闻办、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文化交流》2011,(8):32-34
1900年,喝着姚江水长大的慈溪赵家蕃、赵家艺两兄弟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赵氏兄弟结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孙中山、黄兴等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从此出身儒商之家的赵氏兄弟与辛亥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宁波留下可圈可点的百年记忆。  相似文献   

17.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1918-2007):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5年。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2007年5月9日,钱德勒逝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徐家昌先生,所作功力深厚,工写兼长,或洒脱或精到,传神生趣,褒誉甚丰。 徐家昌先生字纪乔,1942年生于上海。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求学期间,曾得当代中国花鸟画、书法大师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亲授;1978年在该院中国画系花鸟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又得诸乐三、陆抑非两位导师悉心指授,艺事益进。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和发表,并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及文化部对外联络局收藏。出版《国画起步》《花鸟画技法》(合作)、《当代艺术家画库》和《徐家昌画集》等。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8,(33):170-170
朱寿民,男,浙汀绍兴人,1925年10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专修生化营养和食品制造。1951年作为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在学习期间先后师从生化营养学家罗登义教授(浙江大学)和林国镐教授(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生化营养教学并着重于生化流行病学和膳食对疾病防治的研究。1951年起执教于浙江医学院(后改名浙江医科大学)任生物化学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现合并为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连续8年排名中国第一,超过规划目标4.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接近700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