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文化年鉴》2013,(1):41-43
2012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  相似文献   

2.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秉持崇高文化追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生活、体现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的精品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8-48
12月15日,上海市倡导未成年人积极践行“公止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论坛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举行。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委领导等出席论坛并讲话。论坛活动中,来自南洋模范中学、格致中学和静教院附校的4位中学生分别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为主题进行演讲。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6-117
12月1日起,《解放日报》在头版推出道德建设专栏“走近他们”。该栏目关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进展,报道普通人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体现上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每个故事都落眼在普通人,从其看似平凡的生活故事中,发掘出不平凡的道德力量。该专栏前身为《解放日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长期合作的传统栏目“走近他们”,现主推《解放日报》独家采写内容,同时也与两家媒体继续合作。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况2012年,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倡导城市价值取向,开展丰富主题活动,加强各类阵地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6-116
11月17、21、22、23日,《解放日报》先后在头版发表《公正,一个好社会的首要价值》、《包容,赢得未来的必备基因》、《责任,从我做起的公民意识》和《诚信,和谐社会的坚固基石》4篇署名“吉方平”的系列评论文章,对市委全会提出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作进一步解读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党的十匕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勇挑重担、不辱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2012年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1—5日,由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北大学、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承办的"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本次大会以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化设施建设概况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重大义化设施项目推进的关键年,一批市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完成“十二血”规划、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殷一璀 《上海文化年鉴》2005,(1):I0046-I0051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是新世纪新阶段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指出,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他要求上海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党中央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认清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上海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会上,陈良宇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上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和工作蘑点提出重要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就上海文化工作向大家做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56-57
上海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主要导向,应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推动文化生产力向创新型、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空间集聚要更明确“大分散、小集聚、新组团、多层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2013,(1):11-14
2012年,上海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学习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原创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44-45
201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主题,积极实施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创新制定2011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万人大培训,着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新的发展,夯实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新一轮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上海“十二五”发展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我们继续挖掘、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把长征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的长征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以后,在恢复重建中形成了灾后重建精神,这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继续.从灾后重建过程中所呈现的新气象、新风尚、新乐章,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视角,把灾后重建精神初步概括为:"坚忍不拔,率先垂范;大爱和谐、感恩进取;我为人人,人人奉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精神,都是宝贵的时代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外及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概况2012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围绕国家整体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工作大局,按照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全市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下,上海公共文化工作坚持以推进上海文化大都市、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突破发展中的难点,嗣绕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举措,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3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海社科理论界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科建设。在一些重点学科领域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如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上海社会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