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一些语文参考书把这两句中的“口”翻译解释为“洞”,笔者以为不妥。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口:出入通过的地方。”《辞海》释“山口”为“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通常是山脊两边河流相向侵蚀的结果。经常成为通过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  相似文献   

2.
顶真是用前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两个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一种修辞方式,又名“顶针”。中语教材文言诗文中所用的顶真具有多种表达功能。一、明晰联系,严密结构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这一例由远及近,逐个推出特写,两次顶真,使读者的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3.
美好如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今夜偶读到成容若君的这句诗,便无端地感怀,仿佛心中有月.潮水有时。  相似文献   

4.
一、课文前后共用了两次“似乎”,它们含义一样吗? “似乎”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山上砂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第二次是写作者进入孔隙“……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选字典的释义“好象”带入原句虽读得通,但不能准确表达词的内含。若将删去“似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即可展现同中之异。第一个“似乎”含有“记不太清”、“仿佛”的意  相似文献   

5.
徐松 《语文知识》2006,(2):24-24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句中有“我”又有“吾”,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6.
谈骨气     
蒋米男 《阅读与鉴赏》2010,(6):24-25,55
现在的中学生对“骨气”这个词可不怎么用.大家仿佛更喜欢用“帅呆了!”“酷毙了!”之类的词语对人加以赞扬。连“骨气”的意义都有所“晋级”.骨气,莫不过是人顶我一句.我还人一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么!活不就活个潇洒?  相似文献   

7.
透镜对光起折射作用.在通过透镜的无数条光线中,有三条很有用的特殊光线.为便于记忆,可编成三句回诀:“平行光,过焦点;穿心光,不变向;过焦光,变平行”.“平行光,过焦点”是指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若通过面透镜,则折射光线经过焦点;若通过凹透镜,则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穿心光,不变向”是指穿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过焦光,变平行”指经过焦点的光线,若经透镜折射,则折射光线变成平行于主光铀的光线;若对着凹透镜异侧焦点射去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则折射光线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掌握这…  相似文献   

8.
夜读     
很少读书人没有夜读的习惯。囊萤以照,是夜读,虽然很令人怀疑有没有这个可能;而且,让我们故意煞风景地问:“萤光稀微闪霎,非聚众无以为光;子何以得虫若伙。照明若炬哉?”答案可能是酸溜溜的一句:“你不懂老子!”这个美丽(或者附丽)的传说,原不必深究;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电视剧中有两句唱词:“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描述的都是物体经过镜面反射而成的虚像.我就是利用这两句唱词引入课题“光的反射”的,在这里第一次提到了“虚像”一词.但此时的教学重点是“光的反射定律”和“虚像与物体对称于镜面”.在“光的折射...  相似文献   

10.
《石钟山记》中有一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此句令人费解。翻阅有关注解和翻译或古文鉴赏辞典,基本上都把“咳”理解为“咳嗽”,把这句翻译为“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将其作用分析为渲染阴森可怕的气象。这样理解,看似正确,实则望文生义,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初读,学生表达了初步感受后:师:会读书的人,读一字句能形成一幅幅画面。通过“烧”字,就会仿佛看见侵略者肆意放火烧毁圆明园的痛心场面。读吧。生朗读“1860年10月6日……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师:这段话中有一句写得非常精彩,概括得非常好,是哪一句?生“: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我仿佛看到了浓烟滚滚、大火冲天的惨状。师:(范读,反复引导读“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句)圆明园究竟怎么好?请大家回过头来默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三段主要写了什…  相似文献   

12.
新意最可贵     
好作文之所以深刻,关键是它的新意。不妨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一般人赞美荷花,总要斩钉截铁先来上一句:“出污泥而不染”,仿佛那污泥“糟糕”之极,“肮脏”透顶,可是,偏偏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其实,污泥更具  相似文献   

13.
备课资料库     
资料一: 《桃花源记》的五次悬念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的全过程,写得若有其事而又离奇神秘,曲折回环,引人入胜。文中设有五次悬念,五次曲折。   一悬:“忘路之远近” (怎么办 ?)一折:“忽逢桃花林” (一喜 )  二悬:“复前行,欲穷其林” (会怎么样 ?)二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一疑 )  三悬:“初极狭,才通人” (怎么办 ?)三折:“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一惊 )  四悬:“不足为外人道也” (会怎样 ?)四折:“诣太守,…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教材中当“我”听从妈妈的话,将鸟蛋送还给鸟妈妈之后,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句中的“仿佛”一词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一年级学生明白“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并让他们带着“仿佛”说句话,多数学生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也有悖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我在反复研究文本后,发现这里蕴涵着课文的主题——人与自然(鸟类)的和谐相处。于是,我将此处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研读课题”: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我”是…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用有“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像”字句很多,然而,它们并不全是比喻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喻句。就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十二册的统计来说,在102个“像”字句中,比喻句53个,而非喻句49个。因此,弄清“像”字句中的非喻句对正确认识比喻句是十分重要的。非喻“像”字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像”为副词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在等什么。(第八册《钻石》)妹妹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  相似文献   

16.
一、话题统一即一个语言单元只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所有的句子都必须为这一话题服务。如全国卷Ⅱ(2005年高考试题,下同)第18题。该题选取的语言单元共由6个句子组成。陈述的主体是“我(你)”,客体是“星星”,其中第5句中“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作为一个比喻的喻体,其本体是②“在这里看星星……”,两句紧连在一起,用“仿佛”作喻词构成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①③两句作为一个语言单元的局部,陈述主体是“星星(它们)”,根据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可以确定,句③在前,句①在后,故该题句子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②。二、语意照应即指在一个…  相似文献   

17.
1、原文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参考书上的译文是“(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花仿佛向前奔腾而去”,把原文中的“奔”译成动词“奔腾”,不准确。我认为“奔”应该译为“奔马”。理由是:第一,《与朱元思书》是骈体文,骈文讲究对仗。这一句的上联末一个词是名词“箭”,与之对应的下联末一  相似文献   

18.
好文章之所以深刻,关键是它的新意。不妨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一般人赞美荷花,总要斩钉截铁来上一句“出污泥而不染”,仿佛那污泥“糟糕”之极,“肮脏”透顶。可是,偏偏有一位同学在  相似文献   

19.
"发"字何解     
《庄子·养生主》里面,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之篇章中有一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发”一般我们理解为“磨刀、打磨”。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有一组《归园田居》,其第一首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因诗人从29岁初涉仕途、任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而归田,时间恰好是十三年,所以有人认为此句“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但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若细细揣度,“十三年”之说泥痕凿凿,何及“三十年”更见陶令志节?这一首《归园田居》,起首六句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若将“尘网”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对作者心灵的羁绊与束缚”,那么我们说这里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