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基于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目标,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要以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幼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基于培养的儿科学素质的目标,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要以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幼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葛晓娜 《考试周刊》2010,(18):232-232
所谓“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幼儿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地学习。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是以教师的科学指导为前提条件,是幼儿主体性的要求。幼儿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而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幼儿园课程的新变化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区分主体者和主导者。自由、轻松、愉快、创新的课程设计和环境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师适当的主导作用下,要进一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指导,能充分地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由的个性发展等。实践证明,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幼儿园开展科学区域活动提供保证。本文围绕如何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是目前盛行于幼儿教育界的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活动方式,它注重幼儿生动、活泼、自主地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物质条件,也是幼儿表现区域游戏内容的辅助工具。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区域环境,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并在区域中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醒幼儿的创新意识;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异彩纷呈的区域创新活动,培养并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场所,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桥梁。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在参与性活动中体现并培养的,教师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将高瞻课程理念运用到区域活动中,采用三轮行动法,通过对小、中、大班级进行深入观察,对教师指导幼儿进行主动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教师支持指导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康莉 《生活教育》2013,(4):95-97
在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指导方式有四种:直接帮做、示范操作、讲解指点、启发引导,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教师的倾向性指导方式和践行性指导方式存在一定的脱节。同时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幼儿科学学习习惯的影响不同。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记录中,应树立观念,科学观察;理性看待,灵活指导;表格设计,契合年龄,以促进幼儿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一、教师适时、适度指导,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科学教育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在宽松、自由、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中,幼儿无所顾忌、放松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此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加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行为的重要表现,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如何教的方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接传授、对话与讨论以及让幼儿自主探索,本文尝试对幼儿教师指导学习的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并探讨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上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指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参与学习。幼儿阶段中,引入自主学习是以幼儿个性的发展为宗旨,有利于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地发挥。幼儿处于一定环境时,能参照自身意愿学习,摇身一变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在分析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价值的基础上,剖析了培养现状,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互联网     
福建省长乐市实验幼儿园郑小翠老师在大班开展“两种指导策略对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培养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科学教育系列活动“飞向北京”为例,甲组采取第一种指导策略:教师讲解飞机结构→教师示范→幼儿制作飞机→幼儿练习飞行(教师先集中讲解如何调试飞机)→定点比赛。乙组采取第二种指导策略:由幼儿观察飞机模型→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幼儿练习飞行→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飞机的结构和功能→定点比赛。结果发现:①乙组幼儿在制作飞机模型时,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数要比甲组多。②乙组幼儿在飞机飞行时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调整飞机的结  相似文献   

12.
麦彩芳 《成长》2020,(4):160-160
区域活动是一种对幼儿意义重大的游戏活动,教师的言语指导是促进儿童探索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运用指导语、幼儿园教师指导语有什么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言语指导进行更深刻的反思,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及其师德修养,还能将幼儿的智力进行进一步开发,不断激发出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升幼儿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游戏伙伴,针对幼儿的发展现状、行为表现、兴趣倾向等调整教育行为,支持幼儿活动,才能体现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师对区域活动能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拓展和提升幼儿经验。幼儿主动参与学习,适应环境能力、同伴互动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方式十分重要。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方式主要有指导、聊天、委托任务、参与活动、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钱菊梅 《广西教育》2012,(29):48-4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巧妙指导能让幼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效率更高。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呢?这就需要教师大练内功,耳聪目明,要有放与帮的智慧,正确把握放与帮的时机,拿捏放与帮的尺度,掌握放与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主探究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那么幼儿到底是如何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师又该如何指导?下面是笔者在某幼儿园观察到的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片断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包括直接、间接影响),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也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经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调查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目的及其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调查结果显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最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对科学知识积累的重视程度偏低;同时,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目的是复合型的,可以分为并重型、知识倾向型和平均型三种类型.通过对幼儿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的分析发现,并重型指导目的优于知识倾向型指导目的和平均型指导目的.对幼儿更具发展适宜性.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指导方式有四种:直接帮幼儿操作、示范操作、讲解指示、启发引导.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教师的观念与实践行为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不同指导方式对幼儿科学学习的影响不同.教师应理性认识各种指导方式,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在实践中灵活调整指导方式,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包括直接、间接影响),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也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学习学科学的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