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学治理法治化使高校内部管理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治理缺乏程序法治意识的背景下,倡导并以制度化方式践行程序正义理念,有助于实现权利保护、权力规范、秩序维持、自由彰显和风险防范等程序价值。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蕴含着程序参与、程序中立、程序对等、程序自治等四个维度,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着程序正义理念疏离之困境,导致大学管理决策欠缺科学性,管理评价欠缺公正性,因此,应落实程序正义理念,合理设置和科学运行决策性程序和评价性程序,以实现大学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经历了初建、探索和发展三个时期。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立体式法律体系尚未科学建立、学生管理的程序正义有待规范、学生管理的质量标准缺乏,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通过建立规范的国家、地方、高校的立体式法律与规范体系、明确学生管理的程序正义进路,建立科学的国家学生管理质量标准,能够深入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对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作为正当法律程序核心的听证制度,接着阐释了听证的蕴意与高校学生管理中听证制度的独立价值,最后明确了高校学生管理中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侵犯学生人格权、侵犯学生财产权等“非法治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实施。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首先应该更新理念,构建尊重学生权益的学校制度,同时应做到注重落实,实现程序正义和疏通权利主张渠道,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从而促使高校管理者转变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并依法建章,真正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引入程序正当的价值理念与方式方法,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常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程序正当,具有促进自身法治化、专业化和民主化的工具价值,以及实现学生德性完善与智性成长的本体价值。彰显其价值,需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设合理合法的制度,培养专业高效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程序正义作为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价值原则,是保障实体正义实现的重要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程序正义的文化基因与传统,所以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如何借鉴西方的程序正义思想,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贯彻落实程序正义,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程序正义的思想从理论、时代、价值、实践四个方面与研究生招生改革具有高度的逻辑自洽性。此时程序正义的价值可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内在价值是程序不依赖于结果正义而独立的价值,工具价值是将程序正义作为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目标的过程性工具而体现出的作用。在实践层面,应从观念、制度、文化三个维度,推进研究生招生程序正义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正义概念中正义的对象即是用来分配社会最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的基本结构,而社会的基本结构就是社会管理制度构成的相互作用的体系。因而,将社会基本结构分解为社会基本的管理制度,并借用罗尔斯考察社会基本结构是否正义的原则理论,来考量构成该基本结构的制度的正当性,从而将制度的正义价值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由于程序机制是一种现代社会分配制度中的常用机制,而程序正义理论从结果正当的层面上实现了分配正义的价值,因而,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纯粹程序正义实现的条件及纯粹程序正义理论实现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从法治的角度和保护学生权利的角度来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正当程序原则是必要的。为了保证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正当程序,保证教育公权力的正当行使以及学生合法权利的保护,须构建一整套程序体系。  相似文献   

10.
唐玲  陈东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126-129
大学法治是法治社会的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大学对大学生的权利保护重视不够。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正式实施,引发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场新变革。本文以听证制度这一行政程序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听证制度的涵义及其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听证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是落实教育法制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