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是党中央提出的重点目标。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只有站在文化精神的立场上来不断地提升国民的素质、不断地扩大文化精神的号召力,才能实现"中国梦"。目前我们首先要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入手,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推进青少年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为实现"中国梦"目标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冲击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加上青少年抗干扰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致使部分青少年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针对这诸多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大力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系统化,将各种教育环境立体化,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赵春光 《考试》2009,(4):104-105,103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现况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详细论述。笔者认为在当今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综合考虑时代特征、国情要求、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和文明传承等因素,切实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成才之路》杂志由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成才之路杂志社主办,是全国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关注教育教学新成果的大型中文教育期刊。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广大教师、学生的宣传素质教育、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期刊。创刊11年来,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精神套餐"。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时代和国情的要求,在当代,尤其具有现实迫切性。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精神富有"在生产方式上是精神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标志,在生活方式上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显现,在教育成效上则是社会成员理想信念引领与建构成效的展现。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培养基,对青少年进行"精神富有"培育,引领青少年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才之路》杂志由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成才之路杂志社主办,是全国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关注教育教学新成果的大型中文教育期刊。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广大教师、学生的宣传素质教育、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期刊。创刊11年来,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精神套餐"。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创新之源,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积淀、办学优势的弘扬和办学个性的彰显。我校德育工作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遵循"对己讲仪表、对人有礼貌、学习讲勤奋、学业有起色、在家讲孝顺、在校讲文明"的学生管理目标开展工作。一、强化德育管理的总体思路学校贯穿"一种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实行人文关怀,倡导"爱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增  相似文献   

9.
文化教学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又大大拓宽了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领域。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运动,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五禽戏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华文教育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教学,尤其适用于如"寻根之旅"之类的短期教学,是较为科学、高效的华文教学资源。五禽戏融入华文教学不仅扩充了华文教育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0.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如今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各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和各种诱惑因素的刺激.在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精神"陷阱".面对如何给青少年学生奉献一个洁净的精神文化成长环境的问题,学校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人们情感层面的维护,更需要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家国情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信任,对未来的信念,为自己和家庭而读书,更为国家和民族而学习。策划者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寄予了厚望。大家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顾炎武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学习趋于分化、人际关系紧张、思想道德滑坡、挫折难于适应,等等.原因有: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低效、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偏误、社会文化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强迫式"为"自主式".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的未来,但就教师个体而言,师德应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师德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为新一代攀登高峰架设的"人梯",他们又是学生身心教育和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从事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面向学生未来,以终身体育、强身育人、增进健康为主线。本文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体育同仁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当前是一个新媒体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也会给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现象,把握青少年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学生实际,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根据《决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要从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入手,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开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局面。学校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学科特点、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准确规范各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吕峰 《河南教育》2022,(11):44-4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本研究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重点研究如何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中国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采取"四以"、"四个统一"和互联网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开展教育,从而建构了较为完整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兴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创办的一所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河北省示范性活动中心、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是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艺术体育活动基地、社会能力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一、理念引领,强化科学管理中心成立伊始,就明确了"面向青少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的办学宗  相似文献   

20.
"4-H"教育以"智慧、忠诚、服务精神、美好生活"为理念,旨在促进学习者"头、心、手、健康"全面发展,被美国青少年视为"求知的钥匙""使我们未来更加辉煌""终身受用课程"。"头、心、手、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涵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之中;"智慧、忠诚、服务精神、美好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方法论、阶级立场、精神信仰、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功能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