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语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师一直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立足点.但是,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还在沿用"一词一解"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中理解词语,掌握词语. 一、对话文本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语文是语言的学问,更是情感的学问.而"对话式"的词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词语的内涵,更能深入剖析出词语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对话中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增加了"词语盘点"这个训练内容,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关于"词语盘点"训练,教学参考书上没有提出教学建议.教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只有让词语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拓展积累;超越文本,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教师搭造平台,帮助内化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会积累和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3.
正词语教学不但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担负着发掘教材的语言美、提高学生文章鉴赏力的重要功能。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集中在词语典雅、修辞曼妙的语句上,而忽略了看似寻常的词语。其实,"看似寻常最奇崛",文本的表达特色常常蕴藏在寻常词语的使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透过寻常的词语,破解表达密码,体会作者表达和运用寻常词语的妙处,使学生受到语言的熏陶。一、聚焦相同词语,领会独特的表达视角同一文本内经常会出现相同的词语,教师应如"猎犬"一般,以敏锐的"嗅觉"捕捉、研读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些文本使用相同的词语非但不  相似文献   

4.
语境式词语教学是指师生结合文本语境、生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语境式词语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词语内化,丰富语言积累,实现“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运用等诸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是,在多次的语文听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词语的教学存在着浅尝辄止、就词解词等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与精湛,无法根据文章的遣词造句深入感悟文本内涵,当然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达成词语教学目标,优化词语教学过程呢?一、借词语理解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文本中的一些词语的教学是应该依托语言环境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恰当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要求.当我观摩陈建先老师执教的《郑成功》一课后,方才真正对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淀有了全新的认识.课堂上,陈老师紧紧抓住"慷慨激昂"一词,通过阅读期待、反思、感悟等手段,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我认为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底线”中的“底线”,学生如果连课文中出现的词语都不能够准确理解,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扎实、灵动而有效的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词语的含义,并能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语文课有了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扣住词语展开阅读教学,将研读与品析文本的着眼点放在词语之上,借助于词语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与深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中,应以词为"媒",把握整体;以词为"矛",突破重点;以词为"桥",沟通读写;以词为"核",提升感悟。  相似文献   

9.
正在阅读过程中,某个常用词语由于在特定语境中的独特使用,使读者产生陌生感,并由陌生、新奇引发思考,继而顿悟并产生阅读快感,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陌生感词语。在阅读实践中产生陌生感的词语往往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词语的陌生感属于"陌生化阅读"范畴。"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陌生感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文本体验的途径,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一种方法"。而词语的陌生感是陌生化阅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的查字典释义式或教师直接告诉词义的词语教学,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如何给乏味的词语教学注入生命之水,激活词语,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词语教学应讲究创新设计,避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教学中,应当寻找词语与文本情感温度的融合点,把握词语积极运用的训练点,抓住从词语到深入阅读的拐点。在独具匠心的设计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词语,而不是简单地认知,带着学生走进精彩纷呈的言语世界,领略作者深沉隐秘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2.
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当课文中出现大量需要理解或体会的词语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拿出工具书来查阅,而是要根据词语理解的需要,采取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想象、运用对比、借助角色体验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在运用中内化文本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晓银 《成才之路》2014,(34):52-53
正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学生在阅读时领会句意,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意韵,无不建立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但是,审视我们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往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出示生字新词,然后用不同方式带领学生认读,交流对词语的初步理解,就进入文本阅读。细细探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词语教学存在如下的弊端:一是词语游离于整个语言环境,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二是词义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很多语文课堂中的词语教学几乎"千课一律"——"认读、理解、巩固"老三步,"音、形、义"老三样,使得词语教学机械乏味。为扭转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经历"模糊——清晰——模糊"的过程,真正触摸、感受词语,充分感知词语的味道、色彩、质地、芳香,最终  相似文献   

15.
词语,作为语言最基本的元素,承载着理解文本、培养语感、润泽生命的重要使命。用卢梭"自然主义生长"的眼光来观照,词语教学应该追求自然生成、自主发展,追求自由润化、意蕴丰盈。但是,审视日常的词语教学场景,笔者不无遗憾地发现,词语教学存在着令人担忧的迷失:有的过多关注语言知识,忽略学生的认知现实,词语学习被"简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当下的词语教学,格式化处理、简单安排词语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大部分教师只把目光聚焦在词语"意"的理解,忽视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体需求,丢失了语文教学的"本",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束之高阁。我们应多维度"开掘",寻找词语的"联系点""生长点""发散点",才能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一、对比词语"联系点",品味语言神韵教学时,教师不仅应关注文本内容,更应如"猎犬"一般,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词语学习面临着重要选择。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的习惯做法,将词语教学融入文本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深入探析,掌握词语本质要义,加强词语应用训练,实现词语学习的自然升级。  相似文献   

18.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每一个词语都是特定的语言大厦的情感基石,都是作者深刻体验的折射。如何让词语教学"理""趣"共生,充满活力?对此,笔者所在教研组利用教研周开展了专项主题研究。一、比较品评,让词语"活"起来文章字字句句都包含着作者的情与意,这种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从文本出发,在不断的咀嚼、品味中揣摩与发掘。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中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  相似文献   

19.
从新课标对各年段词语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词语教学有四个基本任务: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揣摩词语的运用规律,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怎样才能科学有序地完成这些任务,使学生得到应有发展呢?以下是笔者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词语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必须要打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词语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通过阅读来使学生掌握词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词语,提高对词语的应用能力,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