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暴力是十分低劣的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与重视。虽然我国对于保障女性权利出台相关法律,但在解决或制止家庭暴力层面还面临一定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暴力的危害,探索运用反家暴法保护女性权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利用反家暴法律保护女性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是世界公害,也是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立法,受暴者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加大外界干预的力度,对家庭暴力进行综合防治,既是维护家庭中弱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在家庭暴力领域的法律空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一直以来,家庭暴力都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防治家庭暴力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数国家和组织都有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或相关法律规范,在这些大量的法律文件中对于"家庭暴力"和保护对象都有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是一个贯穿古今的全球性问题,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立法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我国也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在立法、执法、司法上打击家庭暴力犯罪,建立和完善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机制,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幸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于前配偶遭受暴力是否可以纳入家庭暴力防治的范围,在我国立法中是一个灰色地带。大陆立法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和家庭成员的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立法的模糊和暧昧在实践中难以把握相应的标准,而且家庭成员的范围过于狭窄。在大多数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将前配偶纳入到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我们也应当适当放宽家庭成员的范围,将前配偶纳入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以便对其进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曾云翔 《考试周刊》2010,(5):234-235
妇女是社套的“半边天”,在社会家庭中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得到尊重和关怀。但妇女在我国儒家思想和文化中是弱势群体.许多权利得不到切实的维护。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国家一些妇女组织提出这个问题,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到今天,家庭暴力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敏感而陌生的话题了。一直以来,家庭暴力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传统等非违法性因素牵扯在一起,掩盖了其违法性乃至犯罪性,成为法律使命和人权保护触及不够的问题。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家庭暴力犯罪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对家庭暴力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禁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是各国都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在我国数量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残忍,因此要求我国制订一部专门规范家庭暴力的法律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年4月修订的《婚姻法》中对这个问题首次作了规定。相信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受害才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施暴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相似文献   

9.
浅谈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摧残和性暴力等,因家庭暴力行为产生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充分运用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家庭暴力,实属必然和必要。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家庭暴力的防范和控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从刑事法律制度救济、民事法律制度救济、程序法救济等救济途径角度,分析了维护家庭暴力受害者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有关家庭暴力的话题现在常被人们提及,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但其中绝大部分体现的都是对女性在家庭中合法权益的保障,而忽视了男性有时在家庭中也会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为此,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男性为何会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保护男性在家庭中合法权益的一些法律建议将会具有一定的法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缺乏整体性规范,可操作性不强。2008年试点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而核发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民事保护令制度始创于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引入并加以完善。民事保护令制度能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较传统法律更为快捷有效的救济.并且能减少加害人再度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我国应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以有效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对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我国现有的反家庭暴力现状,提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对策,主要从制定专门法律、起诉权归属、保护制度、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通过完善立法的方式遏制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令人担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在规制家庭暴力方面存在不足。应制定专门《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确《家庭暴力防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家庭暴力举证的特殊要求,明确相关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责任,明确规定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在立法时并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在我国也普遍存在,对家庭暴力进行法律规制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对家庭暴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并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了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完善建议:完善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制度,完善警察介入家庭暴力,健全家庭暴力的刑事规制,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现行的证据规则在证据的采信、认定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家庭暴力案件的特点,这不利于保护家庭暴力之受害人。为了更好地惩治家庭暴力,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之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6.
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各国已纷纷加强了反家庭暴力立法。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至今尚无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目前的家庭暴力救济措施还存在法律冲突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建立社会共同的反家庭暴力网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保护少数人权利是我国法律、人权保护、维护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存在着少数人界定、民主性、价值、立法取向的悖论。解决少数人权利立法保护问题,要准确界定少数人群体及个人,民主立法中保护少数人权利的立法主体,确定少数人权利保护立法的法律价值,立法程序应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民主协商。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的发生是由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排除家庭暴力救 济方式中的法律障碍,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救济方式,建立社会救助网络及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加强公安 机关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建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这个自古就有的社会问题,一直都未能杜绝。这与对家庭暴力的认定在法律上没有详细的界定标准,以及管理部门太多,协调不够等有关。为此,从家庭暴力认定上入手,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统一认定家庭暴力标准,确定家庭暴力管理机构,对于防范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日益 严重的家庭暴力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取 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各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以期在预防、制止和惩治 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