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比较教育法理论,通过随机抽样选取样本,收集澳门各高校公布的课程内容作为研究数据,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维度等方面对澳门各高校旅游专业学士课程设置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澳门高等旅游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严谨科学、专业范畴明确清晰,澳门本土特色凸显,国际化程度高,但课程形式尚不完整,实践课程不足、职业道德等通识教育仍显薄弱、国际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整体提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澳门高校旅游管理学士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内地高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铭 《世界教育信息》2021,(4):56-58,75
文章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和特点。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文课程和通识课程部分。通识课程设计为七大领域,地区化课程数量大、种类多,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许多课程也注重在课程内容中设计地区化内容,此外开设有与地区特点密切相关的生活技能课程;不仅开设较多有关中国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且许多课程内容也包含或涉及中国文化。学校通过夏季学院、慕课等形式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校际交流。  相似文献   

3.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章借鉴国际化课程分类标准,从课程内容视角将国际化课程划分为国际性倾向课程、全球性议题课程(社会科学领域)、全球性议题课程(自然科学领域)等七个类别。通过对样本院校通识课程的分析,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国际化呈现出以国际性倾向课程为主、对自然科学领域全球性议题的关注多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全球性议题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出我国通识课程国际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简称高校)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着重对该研究领域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国际化和课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盘点,并指出高校课程领域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对实践关注不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较多、课程体系探讨欠深入、多学科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目前面临多种误区,其中课程设计者对课程对象判断失实及课程内容设计通俗化是最常见的两个误区。优化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必须着眼于课程对象与课程内容,借助阐释学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尽可能规避课程体系构建中的相关误区,进而从通识教育目的角度阐释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构建融通博雅人文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实现通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一些高校尝试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两者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本文主要就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产生与发展、实践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发展理念、课程发展进程、课程主修和必修的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给学生的负担几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在实践阶段上差距颇大。本文对通识教育概念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作了简要的对照。  相似文献   

8.
王玮 《教学研究》2006,(5):403-407
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在实践阶段上差距颇大.本文对通识教育概念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作了简要的对照.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耶鲁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传承传统和时代变革并举的策略,引领其向全球性大学的方向进军。试从耶鲁大学开设课程内容的类型着手,总结其在国际化课程、人文学科、通识课程和特别课程等方面的经验,并阐述我国在借鉴中的启示和警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形势下,多元文化之间冲突碰撞愈发激烈,通识教育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高校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创建了许多平台,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漠视,则导致了大学生职业素质不高。美国高校尤其是哈佛大学施行的通识教育,对我国高校课改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之处、中国通识教育改革借鉴路径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