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校长的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鼓励教育为主,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2.
":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是五河县的教育理念。那该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得好呢?有很多教师把"好"单纯地理解成学习成绩好,甚至理解成"成功"。我个人认为是"进步"。这个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要放弃学生,要抱着这样一个心态:不求生生成功,但求生生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别重视"做"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他提出"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  相似文献   

4.
李吉林、于永正等大师们的课堂教学智慧和艺术,不知倾倒多少教师!有时我们也在学习、借鉴大师们的一招一式,但往往"形似"都很难,更不要说 "神似"。因此,我首先要追问的是:大师们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说:"智慧"是一种态度,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善良"感,是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专家讲座还是教师评课,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不要忘记我们姓‘语’"、"不要耕人家的田,荒自己的地"等等。这些话常常会引起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不公平是一个显性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课题。作为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置身事外,要从实现班级教育公平做起,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有教无类",不要"有教勿类"教师要想实现班级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有教无类":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民族、年龄、性别等因素,而给予学生均等、平等的教育;不问家长的职业好坏、职位高低、职级大小,而给予家长平等、平实的交往。然而,一些教师不是"有教无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10日是第23教师节。在这个节日里,老师们最关心哪些事?1.职业感受教师自己要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词语和教师这个职业。不要无限夸大,也不要因为挣的钱少而自我贬低。社会对教育的理解程度要加强。2.子女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作为一名教师,用爱滋润孩子心灵便成了我的教育格言。一、用爱的坚持,称赞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俗话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要小看"一点点":只要一点点,就能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一点点,就能让你在危机中发现转机;只要一点点,就能让你看到孩子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以数学中心组为依托,围绕"有效教学"开展了系列化的说课培训和比赛,说课在教学中的实践作用日渐明显。抓住教育契机,不要使它仅仅停留于形式,真正成为促进教师长期发展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10.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经常能听到教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家长是怎么管的?"也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成绩差,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带着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的教育何为?其实,溯本求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幸福。想办好教育,我们就要促使教育与外部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达到最优化,营造"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习作是小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充分展示的平台,同时又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心里感到畏惧。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即做人"。不要忽略思想教育的激励功能,不要小视思想滋润的内化作用,不要忽视正面教育的催化效应。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作文,先学做人。教师要通过班级集体教育,点燃积极向上之火,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习作智慧之树要靠教师精心培育,习作之花才会灿烂盛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是敬业之基、爱生之初、为师之母.教育良心的有与无,多与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部门三个角度分析了教育良心的重要性问题,再次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要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重担,不要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育良心.  相似文献   

13.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上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又是教师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是敬业之基、爱生之初、为师之母。教育良心的有与无,多与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部门三个角度分析了教育良心的重要性问题.再次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要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重担,不要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育良心。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学周刊C版》2015,(10):156-157
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了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却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而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针对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创新发展的学习观理念,我认为教师应加强小组学习,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具体操作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教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成为课堂的"独裁者"。因为,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边也不  相似文献   

16.
新编的《历史课程标准》已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且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鼓励伙伴型的师生关系。那么这种转变还要不要教师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下课堂讲授中教师出现的种种困惑?新课程中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如何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完成角色转变,实现讲授与创新的有效结合呢?  相似文献   

17.
<正>谈话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师生间融洽感情,增进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谈话,就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头之锁,产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从此更愿意接近老师;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从而厌恶教师,躲避老师。那么,如何利用谈话这种手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须做到"六要"和"六不要"。一、要"爱其生,信其人",不要让学生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  相似文献   

19.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我们常挂在嘴边。然而,现实的情景并不乐观。许多教师工作几年后,产生程度不同的职业倦怠,不学习,不反思,不研究。阅读的书籍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别无其他,更不要说动笔写一写对教育教学的思索与发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笔者认为,根源在于部分教师整天忙于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河北省全面进入新课程,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四环节"教育教学模式。"四环节"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为基本理念,以"金字塔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