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殊不知,“点滴有乾坤,小处蕴阴阳”。其实,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授过程,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相互照应的活动。在一次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是他们教会了我教育需要理解、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2.
金艳明 《孩子天地》2017,(6):265-266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这其中爱是教育的基础。班级工作中再小的事情都是老师和学生心灵上的一次次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教育,更是人格感染。师爱源于教师心灵,植根学生心中,这样的教育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蒋萍 《考试周刊》2014,(2):187-187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次心灵雕琢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4.
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和《玫瑰与教育》两本书。于是许多个夜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捧起书,让心扉打开,聆听书页翻动的轻响;让心灵放飞,品赏文字流动的余香。感觉那是一次激动的心灵之旅,一次震撼的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5.
帕克·帕尔默 《教师》2014,(16):F0002-F0002
正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我们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它重新激发教  相似文献   

6.
龙祖胜 《家长》2008,(1):30-30
成长中的孩子是极易犯错的。面对孩子一次次的犯错,大多数家长轻则言语斥责,重则连打带骂。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扭曲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成长中的孩子是极易犯错的。面对孩子一次次的犯错,大多数家长轻则言语斥责,重则连打带骂。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扭曲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  相似文献   

7.
<正>《教者成于川——一位青年班主任的教育探索》记录了袁成老师在教育博客、心灵本、班会课等方面的探索。教育博客是他记录学生、教师、家长和班级故事的精神家园,也是他进行教育实践再反思和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网络资源库,更是他实现家校跨越时空沟通的重要平台。他在班级开展"一周一次心灵对话"活动,用心倾听学生内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唤醒,本文综述了当前有关教育和心灵的关系的一些观点,分别是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自由、教育需要情感的渗透、教育要为心灵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均主张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重视对心灵的关怀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万珍 《四川教育》2008,(10):18-19
学生的成长,除了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该是心智、情感的成长。学生心灵需要一次次洗礼、重塑,才能够日渐成熟、完善,奥运,则是重新塑造孩子心灵的“原材料”。我们要充分利用奥运这一鲜活的教育资源,趁热打铁,在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学生施加最有效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总在寻找最好的教育契机。汶川地震,震动的不止是生命,还有我们的心灵。这一次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沙龙是我校教师最感兴趣,也是最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形式。有教师说:"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一个个观点鲜明的教育理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带给我们"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丰厚的收益。"教育沙龙正成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成长、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教育的本质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的灵魂牵引、心灵导向,充分关注学生情感与兴趣,用心灵去呵护心灵,达到个体生命不断的快乐与激扬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让学生多读书,启迪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书香世界,一次次生命的感悟,一次次心灵的成长,一次次人格的提升,让孩子的心灵在书香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一、心灵教育的提出1.国际教育的改革理念渗透着心灵教育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心灵教育即是关注人的本质和责任意识。要求教育者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性,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2.我国教育现实和素质教育需要实施心灵教育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建立全面的教育评价机制,扩大教育视野。提倡教育应积极关  相似文献   

15.
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会课活动中,我有幸作为盐城市的一名代表上了一节观摩课。本次会课的主题是"教育成就学生美丽的心灵世界"。一星期的磨课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一次次试教与历练也成就了我的美丽心灵世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如何在课堂中去权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其感受力、自信力、耐挫力、自控力。我选择"寻找爱的细节"为题目,以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而是驯养,它窒息的是学生的怀疑精神和质疑能力。本应活色生香的教育,变成了青少年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炼狱。以各种堂皇的名义,教育被一次次地侮辱伤害,失却尊严。我们的教育让有良知者深深地担忧!教育,需要正本清源!还其本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心理教育的眼光来研究一下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与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对自我意识和情感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做了一次“旅行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过程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连珠炮的口诛批得孩子体无完肤,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一次次的苦口婆心成为那些屡教屡犯的孩子眼里厌烦的唠叨。于是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与迷茫:为什么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教育学生,收效却甚微?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心灵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相似文献   

19.
一次难忘的回忆可以让心灵产生震动,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可以让心灵产生震动,一次倾心的谈话可以让心灵产生震动……  相似文献   

20.
爱心教育,是对学生心灵一次爱的洗礼,它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师,应该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这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