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集现实性与理想性于一身的道德人格典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包括了作为君子内在德性的“仁、知、勇”以及作为外在德行的“礼”等诸多道德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发挥着形象导引、教化学子、安邦定民等重要作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不仅能够推动明德爱国的时代君子的形成,也能够推动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的完成。因此,立足新时代对青年道德提出的诸多要求,在对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进行辩证吸收的基础上,发挥其对于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也就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由于盲目地追求科技的进步,忽视了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致使整个人类道德水平呈现下滑的趋势。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的道德面貌也不如以前,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孔子的诚信思想以“人格诚信”为主要内涵,“契约诚信”是现代社会对孔子诚信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转化,由单方面注重学生的人格诚信转变到人格诚信与契约诚信并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孔子所谓"君子之德",属于伦理道德,有别于习俗道德.在道德人格意义上,非"君子"即"小人"、非"小人"即"君子"的观念,不符合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4.
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在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的理念中,作为社会外在规范和个体内在自觉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核心价值.他一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社会充满活力,一面又把人格完善的君子作为道德典范和人格范型向外辐射,使社会和谐有序.孔子和谐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与传播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凝聚人心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人格思想在《论语》中主要体现在君子、仁人和圣人的道德品格上。孔子所提倡的人格修养就是通过对“仁”的不断追求,使君子的道德品质趋于完满,以成就圣人的完美品质。这是一个在恰当的位置上力求进取而非偏激的发展过程,也深刻地体现了孔子的人格思想中“和”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仁学基本思想,是要通过道德教化来培育出有道德理想和人文教养的君子,从而实现安定和谐的社会文明秩序。孔子不仅将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作为其外王的目标,更是把塑造内在完美人格之内圣作为更崇高的追求。结合《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具体解释,可以认识孔子关于仁的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孔子崇尚的理想人格,是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而非超凡脱俗的"圣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仁、知、勇"的君子之道、"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儒家理想人格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意蕴,符合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义,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更新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道德情感,激励学生自我教育;正视个体差异,德育、"心育"相结合;协调社会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社会人格观的角度,对鲁迅思想及小说创作进行了审视。鲁迅有着明确的构建现代理想社会人格的观念,其内涵和特点主要是强调人格独立、进步道德意识,反对奴性人格,推崇抗争、自省、真诚等品格意识,而这一基本构想又与他所从事的反封建的社会文化思想斗争紧密相连,同时,鲁迅在小说中又对具有畸形扭曲、萎顿退缩、缺乏意志、虚伪卑劣以及抗争反叛等不同人格意识特征的人物进行了成功描绘,从而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今天构建健全的现代新型社会人格理想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是以“成人”和“爱人”为主旨的教育思想。孔子基于上学,在教育领域里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从而为人生境界的追求,社会理想的实现铺垫了基础。今天,整个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道德教育领域也在探索其新的模式。现代社会的道德文明,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根基之上,而且,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必须转移到注重内在性上来。因此,孔子的“仁心良知”论应成为新道德建设的根本生长点,其仁爱精神正是现代教育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孔子的仁学理论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提供一种有益的思维视角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以仁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表现出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与体贴。表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道德的完善;在道德自我完善中,体现超越普通人对人的一般生活的欲求的痛苦。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高扬道德理性精神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阳光。  相似文献   

11.
一、道德人格即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当代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是指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实现了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道德人格。从内容上来讲,它既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仁爱”精神、“重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传统道德人格中的优秀特质,也包括公正、平等和守法意识、竞争意识、自尊自强品质,包括在社会利益优先前提下的义利并举意识、开拓创新的精神等时代特质,同时还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在给中国社会带来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影响的同时,也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知识、道德、文化、心理方面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塑造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理想人格;既是国家教育方针和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人格,现已基本形成共识。一般来说,自主观念、进取精神、创造能力、法制意识、健康心理以及协调品格是基本要素。它与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扎实的学风和强烈的民主、竞争、创新、服务意识有机结合,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人格模式。 L自主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强化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个人都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无论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还是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就业去向都由企业或个人根据市场的要求,一社会的需要,各种政策法规及经营业绩自行决策弃独立承担风险,这种新的体制要求每个商品生产者和企业经营者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格特征。与经济改革步伐相适应、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独立性、自主性观念。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不仅使资源配置趋于体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爱人”思想包括了“泛爱众”。关心人、同情人以及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等基本内容。受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孔子的“爱人”思想又有着宗法等级性和不承认人的主体性和互为主体性的统一的缺点.因此。现代道德关怀应吸取孔子“爱人”思想的积极因素,培养。仁爱人”,“泛爱众”的道德关怀精神,确立双向互动的道德关怀模式,并将道德关怀侧重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营造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伦理学思想中,有一种伦理道德观特别引人关注。这就是强调“人格”、义务和为人根本原则的人格主义道德观。人格主义道德论者把道德和人格紧密地联系起来。主张在人的道德性中有自我构成的人格。一个人实现他本质的中心性行动,就是道德行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就是在人与他人的人格相遇时成立其人格。在社会团体中,道德是指生命在团体中建立其人格。具体地说,在人格主义道德论者看来,首先,人格与生命里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人格的生命总是个体自我的生命。我的身体、意识、记忆和期待、知觉和思想,意志和感情,一切都属于我,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末上映的传记电影《梅兰芳》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梅兰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符合主流文化的形态标准,充满道德情怀。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君子人格美、家庭伦理美和民族大义美三个方面,通过对影片的分析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此类影片的主题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6.
孝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文本表明孔子的孝思想是源于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于他对个体人性的洞彻。孔子从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出发,向我们展示了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孔子蕴含着生命意识的孝道思想对当下构建和谐人伦关系的道德建设依然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民价值观错位、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和主体意识缺失。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等学校应当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冰心早期的文学创作是从传统家国伦理观念出发,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建构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新的伦理标准和道德理想。这种追求个体人格完善和社会功用的启蒙主义立场,是一种理性之爱,是世俗观念中道德的思想境界,而非基督教文化中的救赎之爱。  相似文献   

19.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儒家经典对"仁"的记录和阐释,构成了孔子"仁"教育思想。道德标准的达成,是孔子"仁"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天,将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新时代,加强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意识,适当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内容,协调教法与时俱进和继承传统的平衡,是实现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