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精彩的提问是学生的兴奋剂,能开启学生脑洞的大门。精彩的提问让课堂真正成为活的课堂,也是师生间进行有效交往互动的载体,它在检查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文本特点,联系课文重难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相应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会引导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从而达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高玉兰 《吉林教育》2006,(10):32-32
1.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义进行学年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前,我都和教师一起,认真研读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备课前准备。在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对学情预测,对学生学法指导阐述出来,大家在共同交流、碰撞中认识自己教学设计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丰富学案内容,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备课能力。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个性的二次备课,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融  相似文献   

3.
王乃东 《考试周刊》2012,(38):69-70
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我觉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备课。也就是说,如果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能力,就不能不重视备课这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1 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备课是其基础和前提.备课前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兴趣、现有知识储备应有充分的了解.每个教师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忽略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忽略结果性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曾伟 《文教资料》2009,(22):78-79
在语文学科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周到严密.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细细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教学目标的正确设置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细致地研究清楚所备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使备课内容显现层次性、差异性.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备条件.而且在课前教师要充分预设,预测在哪些教学环节学生最有可能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盼盼 《天津教育》2022,(1):159-161
<正>一节精彩的化学课,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备课,教师不仅需要认真研读教材、课标及优秀教学案例,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规律。有的初三化学教师每年在教授物质除杂类题型时,尽管已经十分用心地备课,能准确地把握重难点,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总有学生看似理解除杂的原理和方法,但真正解题应用时还是出现不理解除杂方法、辨析不出生成物状态、不善于总结新杂质来源等各种问题。细究原因,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未考虑到初中生的在认知顺序性、认知抽象思维、认知逻辑等方面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任颖华 《现代教学》2008,(7):112-112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了,就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学生语感的培养,决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满堂灌,而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真正将训练、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本人使用新教材近四年,总感到自己缺乏“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机智,但新教材的“新”、“活”使自己在教学中经常有“精彩”之处。由于本人教两个班的数学,有实践、改进的机会。诸如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灵感的火花,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实施“二次备课”,调整教案内容。下面谈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9.
<正>备课是课堂教学精彩的前提,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据笔者了解,许多同人其实不会备课,或者说备课的路径是错误的。2022年暑期,笔者听了来自江苏、甘肃、陕西等地32位中青年教师的42节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正是备课。在此,笔者把自己对备课的一些研究思考和同人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师备课时就已悄然存在了,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想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方案。最佳方案形成时。教师会有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这个内容和方法感动了自己。课上和同学交流感动过自己的内容时,教师愉悦的状态、采用的最佳方法一定能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优秀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进行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更贴近学生实际,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重视加强备课策略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备课的策略主要包括系统备课的策略、课时备课的策略、吸纳备课信息的策略、教案书写模式的策略。一、系统备课的策略1.常年备课。一次,北京市特级教师陈毓秀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极为精彩。课后有人问他:“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备课?”她回答说:“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1…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已成为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在积极探索生成教学的今天,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须做的工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只有在备课中精心预设,时刻关注动态生成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认知。一、精心预设,促进精彩生成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和动态生  相似文献   

13.
功夫在课外     
《四川教育》2012,(4):16
教学设计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教学设计这个话题实在有重新拾取的必要。假如把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用词语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备课"和"上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没有"备课"的坚实,就不会有"上课"的精彩。所以,有人说,备课是课堂精彩的"预约"。备课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真正意义上的上课蓝图。尽管,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一定完全按照既有设计而进行施工式的不逾矩,但优质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教师施教的关键。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把教学设计水平作为一个核心内容审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4.
本人使用新教材近四年,总感到自己缺乏“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机智,但新教材的“新”、“活”使自己在教学中经常有“精彩”之处。由于本人教两个班的数学.有实践、改进的机会。诸如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灵感的火花,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实施“二次备课”,调整教案内容。下面谈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15.
顾德松 《广西教育》2013,(46):54-55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的高低。“有备而来”,才能“成竹在胸”,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教师怎样备课才能使课堂更高效、更精彩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备课是教学的蓝本,是重要的教学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所在。但有些教师全文照搬、照抄,尤其是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上有许多名师的优质教案,许多教师机械照搬,同样的教案在不同教师的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自然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备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尽相同,教师的教学风格、驾驭水平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备课时只能参考而不能照搬,就能够将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备好课,在教学中才能灵活驾驭。那么在新课改  相似文献   

17.
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备课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有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不忘记"二次备课",这样,就能展现出备课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查,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作为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说课活动已成为教师、学校、教研部门普遍关注的课题。那么,如何说出精彩,使自己在说课中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主备课制度 即在备课时每单元安排一位主备教师,以现代教学观念为指导,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所辅导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或突破策略.其他教师在听取主备教师辅导之后,根据自己对本次备课内容的分析理解,提出补充修改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生成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的教学案.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生物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备课、讲授、提问和倾听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一、明确目标,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准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师备课时应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