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夫卡的现代派小说《变形记》,以荒诞的情节,展现了主人公由人变为甲虫后的人情反差,揭示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表现了变形扭曲的人性;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探索人的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乔伊斯作品《画像》详细的呈现了主人公斯蒂芬的精神成长过程,以及其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否定,同时也展示了在当时的爱尔兰社会中人的基本生活状态的荒诞性以及人是如何意识到生活的荒诞并通过种种方式成为积极的"反抗者"的。  相似文献   

3.
“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小说流派,荒诞是黑色幽默小说的普遍特征。作家通过对事件、人物等以荒诞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刻画,无情地鞭挞了残酷的战争、黑暗的世界和虚伪的美国社会。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塑造了主人公斯洛索普等一系列荒诞病态的人物形象,寄托了对战后西方疯狂和荒诞世界的沉重忧思。  相似文献   

4.
《篡改的命》是东西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汪长尺这一形象,刻画了社会人的畸形怪诞的精神病态,表现了作为个体的普通人在遭遇公平正义缺失时,只能接受苦难命运的无奈与悲哀,揭示了社会的荒诞与人生的绝望。东西把汪长尺的悲惨命运归因司法公正与社会正义的缺失,凸现其小说的社会批判与命运解读的意蕴特征。  相似文献   

5.
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突出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中篇小说《局外人》的出版令阿尔贝·加缪声名大噪,这部存在主义代表性作品充满了世界的荒诞: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性格是荒诞的,默尔索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不仅仅只有个人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默尔索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整个社会都显得荒诞不经,作品中的荒诞性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局外人》作品中的荒诞性的产生背景的同时,对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默尔索生活的世界和作品中的荒诞性产生的影响也展开了分析,从而探讨《局外人》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7.
加缪的《局外人》塑造了一个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默尔索,与前人以固态视角审视主人公默尔索不同的是,本文试从动态的视角分析默尔索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荒诞和人物面对荒诞的态度变化。  相似文献   

8.
严妍  胡斐  刘璐 《英语广场》2021,(10):8-12
《香水》是德国当代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一个具有嗅觉天赋却天生缺乏体味的社会边缘人物格雷诺耶为了制造旷世香水而谋杀25名少女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背景、次要人物以及主人公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小说所蕴含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以此揭示现实的荒诞和人性的矛盾复杂,引发读者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小说中的"父亲"想逃离现实的困境却在无意中陷入了更加残酷的困境,最后却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主人公宿命的人生悲剧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所言:荒诞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基本生存处境,现代人被抛在这种处境中无处可逃,他唯一可做的是如何面对荒诞并在荒诞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的“父亲”想逃离现实的困境却在无意中陷入了更加残酷的困境,最后却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主人公宿命的人生悲剧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所言:荒诞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基本生存处境,现代人被抛在这种处境中无处可逃,他唯一可做的是如何面对荒诞并在荒诞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1.
表现主义注重自我的表现,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对主人公异化的表现,明显带有反传统的特点.通过主人公怪异"变形"的生理异化以及周围人与社会异化来表现来表达主观精神,使自我表达达到了新的真实。在看似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描绘中,人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都表现出来。通过人的内在异化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和社会两者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2.
李莎莎 《考试周刊》2012,(64):21-22
《活着》是余华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篇力作。小说通过时主人公福贵一生坎坷命运的描述。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存处境的荒诞.以及人在此颓败不堪的处境中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从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五号屠场》中荒诞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现象,是后现代派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作家通过对事件、人物等以荒诞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刻画,无情地鞭挞了残酷的战争、黑暗的世界和虚伪的美国社会。美国20世纪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冯内古特在小说《五号屠场》中塑造了主人公毕利等一系列荒诞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揭露残酷、虚伪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变形记》     
教学目的 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2.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来把握小说主题,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佩列文的小说《夏伯阳与虚空》中通过对人物外在表现的描写、内在精神的挖掘以及小说本身的建构共同塑造出一个虚空的文学世界。小说主人公彼得不断穿梭于精神病院世界和战乱世界,但这两个世界都荒诞、奇异,两者都是虚空的世界。主人公彼得正是在这两个世界的经历中逐渐领悟到了世界的虚空、自我的虚空,最后投身于虚空之中。这反映出作者对俄罗斯社会的失望和否定。  相似文献   

17.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作者海勒以“黑色幽默”的笔调为世人勾勒出一幅荒诞的社会图量。本文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尤索林绝望的幽默感出发,探讨“黑色幽默”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8.
《B·华兹华斯》是英国移民小说家V·S·奈保尔早期创作的短篇故事集《米格尔街》中的一篇。故事主人公华兹华斯是20世纪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岛上普通民众的典型代表,他以乞丐诗人的身份孤独生活,承受世俗伦理与殖民文化的压力,以审美追求谱写了荒诞英雄式的生存诗篇。从存在主义视角对故事主人公华兹华斯的分析,为解读奈保尔小说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把尘土》展示出一战后英国社会的危机和混乱。小说中,现代工业文明摧毁了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人们没有信仰、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在这样一个疯狂、荒诞的世界里,主人公托尼开始了寻找理想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艰难历程。以此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控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