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都开始整合了,那我们本身教的就是信息技术,所以我们有充分的,优越的条件和能力来做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如果...  相似文献   

2.
“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曾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电教》2007,(6):38-41
一、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和交往方式。2000年10月,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已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陈至立曾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卓 《成才之路》2010,(2):I0014-I0015
有人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陈至立同志曾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的整合,本文就这一探索作一小结,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问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误区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笔根据通知精神,结合本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自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得以广泛开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总体而言,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阻碍了信息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每一位教师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中学历史课传统教学模式变革,这就迫切要求实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出了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以下简称“整合”)。对“整合”如何理解,怎样实现科学、系统地“整  相似文献   

17.
朱爱群 《文教资料》2005,(26):111-113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一、进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英语…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笔者认为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  相似文献   

19.
徐珊 《中小学电教》2007,(10):44-46
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些精神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实验的背景、思路、过程的描述和归纳,试图反映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价值,并对下阶段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各级学校实行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陈至立曾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台,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台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