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4,(11):58-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国家武术教练秦庆丰 我学太极拳一年了。想请教陈正雷老师两个问题。 1.练陈式太极拳是口呼鼻吸还是全部用鼻子呼吸?  相似文献   

2.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0):57-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  相似文献   

3.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传人秦庆丰  相似文献   

4.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梁式八卦掌、吴式太极拳名家张全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门惠丰  相似文献   

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6,(5):55-56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拳名家韩建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4,(4):14-15
开春以后,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越发地忙碌起来了。除了雷打不动的每周一、四晚上到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太极拳俱乐部教授太极拳,以及周六到中山公园太极拳辅导站课徒授业外,崔仲三先生还和北京电视台“京城健身潮”栏目合作,进行电视太极拳教学。这个电视太极拳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在摄影棚里录制节日,而是走人居民社区,进行现场教学,直接把太  相似文献   

8.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2):54-55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拳名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韩建中,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张勇涛一读者发来E-mail:央视"武林大会"也应有女子的身影啊!将来是否能增加女子比赛项目?韩建中答:"武林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展示中国的传统武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名家信箱》栏中刊登了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答新疆乌鲁木齐市李岐山的来信,称:“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都是杨澄甫先生最后定型传授的,也就是杨式太极拳大架。当年,杨澄甫先生在教拳的时候,传授了许多外姓弟子,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外传’。由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小,还没有从杨澄甫先生那里得到传授。所以,我认为杨式太极拳不存在‘内传’和‘外传’之说。”  相似文献   

10.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  相似文献   

11.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冯志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贵州省安顺市徐继生同学来信: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6岁开始练武术的基本功,已练了两年,可是进步不大。请问,武术上要求的弹跳力和爆发力是怎么练习的?  相似文献   

12.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江西省安福县陈小工来信:我有几个问题想向名家请教:1.武术套路在武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动作在实战中是否能够用得上? 2.练拳时,腰间系的腰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现在练武系腰带的人少了?  相似文献   

13.
我参加了《中华武术》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习。崔仲三老师言传身教三十个小时,专家答疑晚会六个小时,短短的三十六个小时,我学会了传统杨式太极拳56式。我现在花了180天学习了《中华武术》杂志社编辑的《胜战天机》《登堂入室》和冯志强老师著《陈式太极拳入门》、祝大彤老师著《太极解密十三篇》和《太极内功解秘》等七部著作,真叫我大开眼界。太极拳是国宝,是高级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健身运动,在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丰富的哲理。我退休前的一身  相似文献   

14.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5):58-59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著名教练曾乃梁、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散打名将陈超读者郝先生通过E-mail来信问:练习武术要求舌顶上腭,以接通周天气息,太极拳等内家拳都要求舌顶上腭,气沉丹田。请问在练拳时(包括少林拳等外家拳)是否始终要求舌舔上腭?拳术要求的呼吸自然,是否指舌顶上腭后的自然呼吸?在练拳时有的拳种要求发声(比如南拳,陈式太极拳发力时也会发声),这与舌舔上腭是否矛盾?武术运动是否应始终以鼻呼吸?  相似文献   

15.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6):58-58
本期出场名家:太极拳名家李德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伸三安徽省霍邱县潘文玉问: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退休后开始学习太极拳。但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柔韧基本功,有些动作怎么也做不到位,比如:蹬脚、分脚、仆步、歇步、坐盘、跌叉等。我曾加强柔韧基本功练习,但是效果不明显。请问,老人能不能练习柔韧性的基本功?怎样练习柔韧基本功?能达到什么程度?崔仲三答 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可以进行柔韧性练习,但是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身体素质不断变化,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这种变化也是因人而异的。老年人在做柔韧性练习时,第一不要有攀比心理,盲目攀比,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其次,做柔韧性练习,一定要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名家信箱》栏中刊登了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答新疆乌鲁木齐市李岐山的来信,称:"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都是杨澄甫先生最后定型传授的,也就是杨式太极拳大架。当年,杨澄甫先生在教拳的时候,传授了许多外姓弟子,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外传'。由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小,还没有从杨澄甫先生那里得到传授。所以,我认为杨式太极拳不存在'内传'和'外传'之说。" 对于崔先生在"回答"中关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小,还没有从杨澄甫先生那里得到传授"的说法,我认为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提出来与崔仲三先生商榷。 其一,关于"杨澄甫的子女"一说不对,因为杨澄甫宗师有四子,无女。 其二,关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传人韩建中福建省云霄县陈火光来信:我从来学习过武术,现在想看书和光碟学习。请问如何练习武术的内功?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学习内功是否会走火入魔?秦庆丰答:从实践角度讲,在  相似文献   

18.
名家信箱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广德河南周口王强来信:看到贵刊刊登的秦庆丰老师的《少林五形八法拳》,我很喜欢。请问:现在刊登的套路和以前秦老师编著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书中的套路有什么区别?在练习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严翰秀 《武当》2011,(11):25-28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台湾郑子太极拳研究会主办的第八届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名家论坛暨郑曼青先生110岁诞辰纪念会,86岁的台湾郑子太极拳名家徐忆中是郑子太极拳研究会的多届老会长,也是这次大会的会长。会间,我对徐忆中会长进行了采访。徐忆中会长是郑曼青宗师的弟子,毕生热爱太极拳,学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拳,把源于杨式太极拳的郑子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绝艺"继承和发扬光大。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为这次大会题词曰:"绝艺千秋,曼青先生一百一十岁冥诞纪念",客  相似文献   

20.
名家信箱     
江西省太极拳协会王慧钦(会员号000620)发来E-mail:我练习杨式太极拳17年了,但有两个动作我一直难以理解它的意义:一是杨式竞赛套路里的第四式提手上势,二是第七式手挥琵琶。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崔仲三答:杨式太极拳无论是传统套路,还是竞赛套路,其动作名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动作劲力的要求。比较形象的动作名称就是白鹤亮翅。在这些动作名称中,有的注重技击手法的表现,比如搬拦锤;还有的是对劲力感觉的提示,比如手挥琵琶提手上式等。太极拳虽然有传统套路和竞赛套路的区别,但是,其内在的动作感觉是一致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