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板房建筑历经多年的历史发展,仍然被部分当地居民延用的一种建筑形态,并构成了我省北部山区的地标性民居建筑群聚落文化,该论文以豫北山区传统石板房民居资源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资源的特征,多层面深入发掘其自然、人文环境、造型特色、文化内涵等因素,更好的实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改善豫北山区人居环境,从而实现新农村民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豫南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历史文化,造就了豫南独特的传统民居。豫南传统民居在选址上"趋吉避凶",空间上"因地就势",材料上"就地取材",结构上"南北交融"等方面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研究豫南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可为现代新农村民居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从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民居形态更新、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应探索多模式的保护与发展道路,实行动态保护和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4.
余浩远 《科学启蒙》2008,(11):17-17
作品简介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倡发展生态建筑。我通过对山西传统民居节能特性的初步研究,提出建造新型民居的构想。我通过实地调查发现:(1)在夏季不使用任何降温设备的情况下,传统民居的室内平均温度要比新建民居室内的平均温度低1.6~4.3摄氏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代表农村发展的方向。节能新民居的建设应依托地方资源,优选本土化的节能建材、节能技术。此外,应采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从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费用效益三方面对节能新民居进行经济评价,为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安徽中部丘陵地区合肥六家畈镇生土建筑为出发点,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筑材料、营建技术、院落形式等多方面对合肥地区六家畈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探析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建筑的营建,以期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在适宜地区和经济条件下传承和再利用传统地域性生土建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代表农村发展的方向。节能新民居的建设应依托地方资源,优选本土化的节能建材、节能技术。此外。应采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从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费用效益三方面对节能新民居进行经济评价。为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我国传统民居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豫北民居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民居的院门形式和装饰雕刻上,同时还有房屋的门窗、隔扇等雕刻艺术方面,其中主要是砖雕和木雕。在雕刻内容上,反映了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及其寓意,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近年来邢台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通过对邢台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基本现状、主要特点和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梁子湖地区的民居民俗艺术设计进行探讨,重点为该地区的晚清民宅、砖瓦房和新式洋房,旨在发掘、抢救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民居民俗艺术设计师应该对传统民居民俗设计批判地继承,对新文化和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1.
闽北古村落的地域分布和发展历程有自身的特色,以此为主线来探讨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与装饰特色是必要的。闽北,由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三雕"艺术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的知识与技能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如何研究和保护历史文物建筑及其空间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鲁西北平原的主要城市,德州民居具有典型的北方平原民居特点,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德州又成为重要的码头城市,从而使整个地区的民居形式受到了运河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明显运河文化痕迹的北方民居形式。其聚落形式、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具有德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应该加以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近代石家庄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典型,由于其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在建筑民居方面形成了建设高速化和建筑多样化特征。由于城市空间扩展过快,房地产业开发过快,在大量贪图租地建房暴利者投机心理的驱使下,新建住房质量规格过低,形成了民居建筑密集,低矮,狭小,简陋的特征。由于城市人口跳跃性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城市房屋建设的速度,又造成石家庄住房困难,大量居民普遍租赁房屋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通常会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特色的表征形象加以运用到具体设计中,传统民居指的是民间形成的各类居住建筑,本文研究元素以汉族民居为对象,虽然同为汉族民居,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居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民居风格由大不相同;而传统民居的装饰元素,指代的是建立在民居建筑基础上的传统细部元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家"这一概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成型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不同,在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建筑选材、修建方式、外观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通过对比北京四合院和安徽黟县民居,探讨中国传统华北民居与徽州民居的在建筑形制、修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最终得出两地民居在艺术风格上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民居建筑不仅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这一地区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特殊性等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满足一定实用性、体现一般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反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是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受地形地貌的多样化和民族分布的特色化以及各异的自然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影响形成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居资源。文章立足于傣族民居的形式特点,通过对传统傣族民居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傣族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些启示,进一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对它加以保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受地形地貌的多样化和民族分布的特色化以及各异的自然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影响形成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居资源。文章立足于傣族民居的形式特点,通过对传统傣族民居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傣族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些启示,进一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对它加以保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农村建设中建筑民居现状与原因分析,分析强势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深刻影响,指出传统建筑民居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提出传统建筑民居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现把几种典型的民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