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教版教材为了切实帮助教师开展习作训练,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编出了独立的习作训练课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重视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低效运作,与此同时多数学生也不喜欢习作。针对当前习作教学的现状,又受"贾(志敏)老师教作文"的启发,我产生了"教老师教作文"的想法,提出了"自悟自构式"习作新概念,以研究苏教版习作教材为己任,研究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悟自构",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习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教学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的教学目标。的确,只有将兴趣的培养真正纳入习作教学的目标体系,让学生在创造的快乐中习作,才会使习作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在对语言佳肴的品味中创设习作的条件和氛围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利用语言佳肴,和学生一起品味,在对佳肴的品味中创设习作的条件、氛围和时机,巧妙安排习作的内容。(一)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巧安排第一,在阅读教学中为习作作情感和审美的准备。语文教材中有很…  相似文献   

3.
汪虎 《安徽教育》2013,(3):31-32
<正>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习作题目,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但往往不知选材和剪裁,很容易记成流水账。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选材能力为突破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目标与内容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从留  相似文献   

4.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习作(写话)提出:"(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在练习过程中,不少高年段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40分钟完成一篇习作。说到底,就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仔细阅读和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习作要求,不难发现此次修订在习作方面的改革力度非常大,主要体现在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将习作与学生未来的人生相结合,高度重视修改在习作中的作用,尤其注重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李吉林说:"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求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主题)的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情境,引导儿童获取作文题材,使得儿童习作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称为"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习作,既缺少习作的内容,也缺少表达的语言,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习作内容和语言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8.
单元整体设想一、教学目标 (一)教导学生学会写消息和通讯 (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操,教导学生学习模范英雄人物,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二、教学重点——辨识与习作 (一)辨识:1.消息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2.通讯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3.消息与通讯的区别;4.新闻类文体与一般记叙文体的区别 (二)习作:1.消息的习作;2.通讯的习作三、教学难点 (一)如何安排消息的主体部分 (二)如何安排通讯的主体部分四、本单元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小学各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对写话习作和教师对作文教学,都感到比较困难。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低耗高效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教研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小练笔"是习作教学的有效训练途径,也是习作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练笔"为习作教学积累写作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习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小练笔".本文剖析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教材"小练笔"安排形式,解读了"小练笔"的内容,提出了"关注内容,立足语言,丰富形式"的"小练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习作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习作教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表达;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12.
刘会 《教师》2020,(9):53-54
习作教学是一项比较难指导的课。面对这种情况,习作指导有其"道"是多么重要。习作教学需要什么"道"呢?文章认为需要本源、途径、方法、规律,甚至需要提升一些境界。对语文教师而言,一要正确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习作的定位,找到习作本源, 二要教给学生方法,找到习作规律, 三要进行专项训练,找到习作的途径。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  相似文献   

13.
赖媛 《考试周刊》2014,(67):51-51
<正>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这种现象在中年级尤为突出。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学生命题作文的起点,也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习作的学习效果的优劣。而一次完整的习作指导就像一首曲子,应该包括引人入胜的序曲(准备)、别具匠心的主旋律(指导)和回味无穷的尾声(讲评)。一、引人入胜的序曲(准备)  相似文献   

14.
写作(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然后根据"共性"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素平 《学子》2013,(2):50-51
习作批改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习作批语是习作批改的关键。精炼的习作批语对学生能产生直接的触动和感召的力量。作为学生习作信息的反馈者,语文老师对习作批语应有足够的重视。遗憾的是由于老师对习作批语认识不够,批阅时匆匆浏览,打个等级,习作批语留下的也只是寥寥几句套语,大体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种倾向:一是批语抽象化且术语化。批语皆是"语言(不)流畅,层次(不)清楚,主题(不)突出"等概念性术语,缺乏儿童化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葛艳华 《中国教师》2014,(19):70-72
<正>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而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析缺乏有效的抓手。如今大多数的习作评析就像粗略地"把脉"一样,简单化(笼统地打个分数代替评析)、空洞化(教师对作文的评语往往缺少"依据"支撑,从而缺少说服力而不能引起学生重视)、片面化(作文讲评课只选几篇优秀作文展示,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得不到解剖)的现象比较严重,作文评析难以表现学生的"写作状态"——学生进行某篇习作时所表现的审题把握、立意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知能情况,更难以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习作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改进指导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学段目标不明,任意拔高,降低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为"习作"。为了降低学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通过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自信心,摆脱无话可说和东拼西凑的习作现状,使习作迸发真我风采。  相似文献   

19.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时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导致学生思维受到束缚,习作教学徒劳无功。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习作指导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参与意识,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创新学生的习作表达,转变习作的评改方式,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真实需求,让习作教学真正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都认为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在习作教学中,笔者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立足生活,发展习作思维;走进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创造生活,在想象中创新。总之,学生们的习作能力源于他们自身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