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重婚现象日益增多,这是对多年来形成的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制度的一种强烈冲击,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到了家庭的稳固,给社会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都没有严格界定出重婚的含义,在立法上以及程序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了重婚罪在现实中的尴尬。文章建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重婚罪作出司法解释,放宽重婚标准,同时实行重婚罪的公诉制度,加大对重婚罪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刑法》对重婚罪规定,存在诸如对“结婚”、“配偶”、“事实婚姻”等方面规定欠严谨等问题。鉴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惩罚事实婚的重婚犯罪,应当对重婚罪的客观方面作出更为明确、严谨的规定,从而就事实重婚行为可构成重婚罪的问题,制定出新的,比较完善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重婚罪与非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把握,而事实重婚的情形又往往为症结的所在,本文主要针对事实重婚的情形,运用我国民法关于事实婚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事实婚姻与重婚的关系,并将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作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刑法对重婚行为的认定要以民法对重婚的界定为基础,并要考虑其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4.
"一夫一妻"制是人类进化的理性选择,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重婚则是对其的严重践踏,因而我国刑法第258条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近年来我国重婚现象泛滥,但涉诉案件极少,被定罪处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出现了重婚罪司法衰弱化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涉及到理论上规范与事实、法律认知与民众认同的关系,立法上重婚罪的法益保护失衡、条文设置缺陷、事实婚概念民刑不统一,还涉及到司法上重婚罪认定难、起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论重婚罪之存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重婚罪对维护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 ,保护公民人身权利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的转变 ,社会的变革 ,在现实中 ,以重婚罪处罚的犯罪分子越来越少 ,且由于罪状规定的局限性 ,笔者对重婚罪的继续存在表示怀疑 ,认为应当考虑废除重婚罪  相似文献   

6.
第三者破坏他人的婚姻家庭,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了第三者犯重婚罪的刑事责任,尚无民事责任的规定.第三者的行为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之一--过错责任原则,第三者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配偶权及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行为法理论,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行为是其与有配偶者共同实施的,属于共同侵权行为,两者对受害配偶的损害赔偿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7.
重婚罪中的“配偶”、“与他人同居”如何理解;前一婚姻关系无效是否会构成重婚;重婚罪受害人如何启动司法救济程序等问题,关系到重婚罪的法律适用,但在实践中争议较大。为此,有必要在理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01-106
近年来,因婚外恋行为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但法律对此类行为的干预却较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干扰婚姻关系的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应当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规制。在充分考虑婚姻家庭领域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应从立法上明确干扰婚姻关系行为特殊的构成要件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完善干扰婚姻关系行为的规制制度,对破坏人们善良风俗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惩治,避免人们通过私力手段寻求救济,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重婚因违反一夫一妻原则而被普遍禁止。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将重婚认定为违法婚姻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对善意当事人正当利益的保护,体现出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立法价值选择。在这一立法价值的指引下,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有关重婚效力的规则,建议参考中国刑事立法分类定性的思路,以当事人是否善意为标准,将重婚区分为双方恶意重婚、善意重婚以及信赖重婚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效力规则,从而平衡各方的利益,更好地体现法律对公平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现行重婚罪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民法、刑法中对于侵害一夫一妻制的"事实婚姻"的立法冲突问题。通过对现有危害一夫一妻制行为的分析,完善重婚罪的法律规定,改变重婚罪司法适用困难和混乱的现状,最终实现对我国婚姻家庭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事实重婚现象在我国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由于我国立法对事实重婚现象没有明确的规范,使得司法实践中对事实重婚的认定和处理陷入困境.为有效的规范事实重婚行为,应明确事实重婚的定义以及事实重婚的构成要件,合理划分其罪与非罪的界限;建议主要运用民事和刑事手段分类对该行为予以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托民政部着手修改现行《婚姻法》,几年来修改组广泛征求意见并经专家反复论证,新法的内容已日臻完善。文章就违法婚姻中的重婚、早婚的处理提出一些看法,指出《刑法》和新的《婚姻家庭法》对重婚行为应有更明确的界定和更为严厉的处罚,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些地区的“包二奶”、“包二爷”等丑恶现象 ,新修订的婚姻法在第 3条中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在 4 6条明确了过错方的过错责任及制裁措施 ,但如何认定这两种行为及针对这两种行为的“举证”难、举证责任归属不明的问题又使许多想起诉的弱势一方望而却步 ,使重婚、姘居的一方不能受到相应制裁 ,因而探讨这一问题尤为显得必要。一、重婚的认定修定后的婚姻法重申了禁止重婚这一条文 ,这不仅是稳定我国家庭的需要 ,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 ,又是现代各国立法的通则。何为重婚 :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违法行…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致伤能否纳入工伤争议不断,最高法指导案例94号明确了单位职工因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伤应视为工伤。但是,见义勇为工伤认定与视为工伤认定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前者在"三工原则"上均存在特殊性。因此,在中国工伤制度下,理应进一步从单位职工、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三个方面来审视见义勇为工伤认定的必要性。因而,职工见义勇为,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伤应当视同工伤,进而完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社会救济机制,此举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见义勇为”既有一般道德行为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对行为者有重大的危险性;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物质利益的关系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行为主体自身利益可能会有巨大付出的行为;它是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的。对“见义勇为”行为,在政策上和法律上要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探讨——以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从国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有力地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各项权利。特别是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第4条中明确增设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规定条款,对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婚姻法》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婚姻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国人民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涉外婚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国婚姻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涉外婚姻的法律冲突现象十分常见。怎样解决婚姻的法律冲突,一向为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2011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标志着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规则更加系统化与现代化,但该法在一些方面仍有待得到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文拟就婚姻关系法律冲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相关条款予以解读,并对相关立法司法实践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鉴于现行《婚姻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制定一部新的婚姻家庭法已势在必行。从宏观上看,制定新的婚姻家庭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改婚姻法为婚姻家庭法,使法律名称与其规范和调整的对象相吻合;2在立法技术上,应当由“粗放型”原则转向“细密型”原则;3在立法内容上,从亲属身份法向亲属财产法倾斜;4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时兼顾,做到既有实效的社会基础,又有变革前景的基本导向;5民族传统性与国际趋同性兼备,既有民族特色,又容纳外来法的介入。同时,还应注意婚姻无效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及离婚法定条件的变更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法律有必要确定以区别对待,即违反法律效力性规定的行为当然无效。而违反非效力性规定及法律有例外规定的行为则并不当然认定为无效。随着行为效力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入,结合各国、各地区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大陆立法与司法现状,有必要对我国大陆的民事行为效力理论进行价值和制度的双向重构:一方面在行为效力认定的价值构建中,重新确定立法的指导思想,将充分尊重民法之私法性、维护行为双方意思自治等理念灌输到法律中去;另一方面则从公法与私法关系、效力判断的理念基础等方面进行价值与制度的具体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前,闪婚、闪离、重婚、假结婚等词汇对我们而言已经屡见不鲜,对婚姻家庭传统价值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今,离婚问题成了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国也针对离婚制定了一些制度。但从深层次角度而言,我国的离婚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分析我国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再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