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秦可卿与贾瑞死因破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与贾瑞是《红楼梦》中一组有特殊美学意义的人物。这两个人物一贵一贱,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贾府的荒淫。作者以秦可卿之“淫”来揭示贾府衰败的根本原因;以贾瑞的贪欲丧身预示贾府的必然衰落命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书名之寓意与秦可卿这个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可卿之名为贾府的秦氏与仙境的可卿的合称;秦氏(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与贾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可卿)所托之梦却“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3.
学生课前已经预习《红楼梦》63-66回。师:尤三姐是《红楼梦》人物画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最初出现在13回贾府办秦可卿丧事的时候,但作者只顺便提了一句“,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姐妹也都来了”。直到63回尤三姐才正式出场,可是她一出场就是连续的4回,直到66回为止。读了这几  相似文献   

4.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这个形象上,留下了大量的疑团。秦可卿形象是一个“镜像”,是一种象征,是“梦”的象征,是贾府走向自我毁灭的象征,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结构意义大于形象意义的人物,是连接《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两个世界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的秦可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笔较少而又意义非比寻常的人物。她的美丽,她的智慧,以及她的乱伦情事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解读秦可卿,解读她的悲情人生,也就读懂了她在整个《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物内涵,同时对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一书值得欣赏耐人寻味的东西实在太多,且就贾府而言,宛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秦可卿作为贾府的一员,虽为“主子”,但实质也不能自己,也不能逃脱那种悲惨命运。表面看,秦可卿是“淫”,但深入分析,却发现秦可卿的悲剧是一个时代女性的悲剧,也是与她的性格,她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相关的。本文旨在通过秦可卿的悲剧与贾府的衰败来反映封建王朝走向没落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者塑造了秦可卿这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把她作为“情”的化身,她的毁灭奠定了全书的悲剧色彩。因此,秦可卿是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的集中体现,是《红楼梦》中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9.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里,秦可卿出场不久就去世了。可以说是惊鸿一瞥。书中说,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行事温柔平和,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所以,她的死牵动了太多人的心。著名作家刘心武说,打开《红楼梦》迷宫,最重要的钥匙,就是秦可卿这个人物。可见她的不同寻常。在作者笔下,这么一个人见人爱又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何在故事开场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呢?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形象模糊、死因神秘,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2001--2010年间,秦可卿研究成了红学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一定不足。文章从人物原型、审美形象、秦氏死亡、情节改写和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秦可卿研究作一番爬梳整理,并进行客观评述,以求为秦可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评述了《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指出她们虽然一个是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孀妇 ,一个是“宿孽总因情”的风流女子 ,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贾珠是荣国府玉字辈的嫡长子,无论从身份,人品抑或肩负的使命来看都是个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然而,《红楼梦》没让他露面就夭亡了,且死于贾宝玉出生之后,对其丧事竟然只字不提,同稍后的晚辈媳妇秦可卿之死的张扬无法比拟,其间大有深意存焉.一是为乃弟让位;二是为李纨母子的存活作名份:三是为展现社会人生而标示的梦幻特征.整部宏著都是一场社会人生之大梦,它是由无数小梦联缀而成的。贾珠之死当是无数小梦中的一个短梦.这正是作者将斯人写得徒具虚名的梦幻性创意。  相似文献   

14.
邢夫人原是贾敬夫人,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石头记》将她改为贾赦夫人。这是《石头记》贾家家谱四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传奇》恢复《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敬夫人。《红楼梦》否定《红楼梦传奇》的《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由此可见,邢夫人由贾敬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的反复过程,就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钗黛合璧众美归一——《红楼梦》理想女性的审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虽以真实为创作原则,但其中又不乏作者关于理想女性的审美构想。这个构想就是钗黛合璧,兼取众美之长。《红楼梦》的作者首先将这个构想落实到秦可卿身上,其次,又着落在薛宝琴身上。然而,构想终归还是构想,现实中的她们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薄命司。  相似文献   

16.
本对《红楼梦》中“兼美”形象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审美意义进行了探寻,认为“兼美”形象主要是作“钗黛合一”艺术构思的体现,表现了作的审美理想;对秦可卿悲剧形成的原因也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红楼梦》中“配角”人物贾琏、甄宝玉、薛蝌、封肃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阐释了《红楼梦》作者的高超之处,是将每一个“配角”人物都置于现实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与人交往之中来凸显自己的地位和生存样态,从而表达他们独有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贾宝玉和陶渊明,一个是小说中的人物,一个是历史上的诗人。二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对家庭、对社会都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说是"于国于家无望"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